• 坚持“五位一体”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未来五年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文旅融合是指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要素相互渗透、交叉融汇或整合重组,逐步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或要素领域,彼此交融而形成新的共生关系的现象和过程。文旅融合既是...

  • 全面把握“五聚五提”战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南阳要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同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总目标结合起来,全面把握“五聚五提”战略的逻辑关系,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领域,提升发展质量,让全会精...

  • 持续推动中医药 产业创新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在这一重大战略背景下,中医药产业作为传承千年的民族瑰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南阳在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两地一都”的征程中,要突破中医药产业“大而不强”的困境,将资源优势转...

  • 以高质量育人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 “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明确提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对职业教育而言,既是重大使命,更是发展契机。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全会精神的核心...

  • 大道至简 实干为要

    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 敢作敢为 善作善成

    “2024年北京空气PM2.5平均浓度是30.5微克每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5.9%,蓝天成为常态。”今年7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援引数据说明这些年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切实成效,“我在北京APEC会议上向全世界宣布的‘APEC蓝’没有食言,实现...

  • 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

    2026年—2030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哪一件不是说到做到、一以贯之的?我们抓什么,就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今年3月,在云南、贵州考察期间,谈及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道出其中深刻考量。

  •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自新中国开启建设发展征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人民以实干为笔,在历史长卷上镌刻下波澜壮阔的复兴画卷。近日,新华社连续播发四篇“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文章,深入剖析、系统梳理了实干精神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传承脉络与实践伟力。今日本报学习...

  • 全面认识把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发展环境动荡不安,确定性日益成为全球的稀缺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乱云飞渡仍从容,近年...

  •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开放共赢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三个“不会变”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展现出大党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和高瞻远瞩。在习近平...

  • 中国是全球包容性发展的典范

    发展是全世界的共同追求,发展成果实现共享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人类发展大势,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绿色发展,为全球包容性发展提...

  • 深入了解中国就会坚定相信中国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了解是打破偏见的前提,“相信”源于对发展逻辑和社会治理理念的认同。只要深入了解中国,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中国,就会发现中国是完全值得信赖、可...

  • 立短谋长擘画光明未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五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

  • 关键时刻必有关键抉择——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四

    新的航程,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亿万人民锐意进取、不惧风浪,中国经济航船不改浩荡向前之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不可阻挡!

  • 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化改革赋能,激发产业体系的“聚变”活力。

  • 以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 统筹城乡融合 助推乡村振兴

    建强宛美乡村,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南阳市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深入推进宛美乡村建设。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以“抓六清、治六乱”为重点,健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收运处置和污水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农村道路、水电、通信等基...

  •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终点是实现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既是对国家战略的响应,更是对民生期待的回应。当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人文关怀,每一个社区都承载着美好生活,南阳的城镇化才真正称得上“以人为本”。这条路,需以初心为灯、以实干为桨,方能驶向人民满意的彼...

  • 持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聚焦重点领域提升治理效能。要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着力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增强社区服务能力。要着力提升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治理效能,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