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着就这点事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人生的首要使命是安顿好生命,照看好灵魂。话看似简单,但很难做到。因为,人生需平衡三件事:珍视自己,温暖他人,敬畏自然。三者如同鼎足,缺一不可。汪曾祺调侃:别人都死,就你活,总得留个卖烧饼的。这话虽戏谑,却戳穿了生存的真相。

  • 寻访“红军花”

    盛夏的一天,不经意间看到丁叔家的绿植丛中跳跃出几点明艳的红,宛如绿色画布上不小心溅落的颜料。初绽时,花朵疏朗却异常鲜艳,形状似一颗颗五角星,在藤蔓间灼灼闪耀,瞬间点亮了我的双眼。丁叔告诉我,这种花叫茑萝松,种子是他从桐柏山下采来的。我猛然想起,这不正是我心心念...

  • 遇见,在日落最晚的城市

    有一种遇见,终究成美好。

  • 刻骨铭心的三尺讲台

    近日与几位曾当过民办教师的老友闲聊,大家感慨:如今在世的民办教师越来越少,就连当年最年轻的也差不多退休了。未来再无民办教师,知晓这段历史的人也将日渐稀少。这番话勾起了我对民办教师生涯的深切回忆。

  • 秋雨

    日复一日,酷热难耐,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置于巨大的蒸笼之中,上有烈日烘烤,下受大地蒸腾,中间亦被热气紧紧包裹着。瞧那水库,已然见底,干裂的库底像是一张张大张着的干嘴唇;河床也满是龟裂,一道道缝隙仿佛大地脸上痛苦的皱纹;就连高山之下那历经千年岁月的泉眼,竟也干涸了泪...

  • 沁园春·忆南阳抗战

    宛城风光,千年帝乡,楚风汉韵。忆硝烟漫处,山河震荡;宛属儿女,斗志昂扬。

  • 描历史之风云 引大众之视野 作家秦俊《大汉王朝》再起波澜

    秋高气爽,文播中原。最近,有写长篇历史小说南阳三驾马车(姚雪垠、二月河、秦俊)之称的秦俊先生,以煌煌十卷的《大汉王朝》(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震响中原文坛。

  • 牛郎庄里话七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相思是甜蜜里生出的忧伤,爱情是相聚时温柔的缱绻。

  • 秋高夜永双星会

    七夕来临之际,若远方的友人发来微信:今夕何夕?你肯定知道,那是友人在思念你了。于是,你很可能会义无反顾地奔赴千里之外。

  • 梦之七夕

    憧憬 有了美好的开始

  • ​建设文化强市·关注“躬耕艺术节”

    8月19日晚,2025南阳躬耕艺术节开幕,由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参与出品的话剧《南阳关》国际版正式亮相。新剧以传统戏曲为底色,融现代舞台美学于一体,重塑了隋唐英雄史诗的凛然气韵,使古典题材焕发当代思考。舞台之上,刀光剑影与内心挣扎交织,家国大义与个体命运共振,为观...

  • 长篇小说《心灵秘境》出版

    日前,南阳藉青年作家熊向阳长篇小说《心灵秘境》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该部小说三十余万字,以南阳盆地和汉水流域的乡村生活为背景,纵横三个时代,以作者亲历为在场,以故事收集为不在场,通过碎片化的创意架构,呈现生活的漩涡,描绘了乡村生活丰富多彩的画卷。多条线索融合为...

  • 关于打造“汉兴南阳”特色文化品牌的报告

    当汉文化热潮涌来,国内多座城市争先恐后作两汉主题文化,除汉都西安(西汉)、洛阳(东汉)、许昌(汉末)、成都(蜀汉)外,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故乡徐州、封地汉中先后打出“汉源之城”牌子,太原因汉文帝刘启藩地在晋阳(今太原)而确立“龙潜太原”。

  • ​就菜吃馍

    有人说天热没胃口,这话有点儿矫情。大夏天的,来碗菜,来个大馍,于我,是种好吃法。

  • ​潘河记忆

    潘河不说话,只有六公里的温柔,却把方城人的日子泡得软软的、甜甜的。离开时,我带了一瓶河水,后来发现,瓶壁上凝结的水珠,竟和记忆里的晨光一个颜色。

  • ​居住环境里的幸福感

    居住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住得舒适顺心,好运似乎也会接踵而至,一切都会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 随缘就好

    有风有雨是常态,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容易,很多时候都要经风沐雨,更得风雨无阻、风雨兼程,去接受生命的洗礼、生活的无奈和岁月的磨砺,去面对明天和意外的不确定性。前行路上,愿每个人都少些疾苦病患,多些健康快乐;少些刻意做作,多些自然友善。且行且珍惜,随缘就好。

  • ​问问俺妮儿吃啥饭

    正准备做晚饭,五岁的妮妮跑过来说,妈妈,好几天都没有筛罗罗了!我放下手中的活儿,笑着对她说,来,咱们这会儿就筛罗罗吧!女儿很高兴,我俩手拉着手,开始筛罗罗。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