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水弯弯向西流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渠水弯弯向西流
作者:  乔建慧

渠水弯弯向西流

乔建慧

  

  那一道渠水,四季不竭的渠水,在我心里流淌了四十多年,如今想起,还在眼前。

  

  从大队部开始,一条两边种满白杨树的沙土路直通西岗。在这个离村庄三里地的岗上,一条大渠像腰带一样穿岗而过,摇摇摆摆向西流去。水渠的北边,远山如黛,一大片梨树、苹果树整齐排列。水渠南边,是一片桃树。中间有东西两排红砖红瓦的新房,这就是我们的宿舍了。到了春天,桃花、梨花、苹果花依次绽放,蜂飞蝶舞,鸟语花香,和青春搅拌在一起的氛围,真是妙不可言。这秀美的风景,曾给予我们孤单的心灵多少抚慰呀!

  

  这是一个青春的王国,虽然远离尘嚣,但也不乏欢歌笑语。有时又静得瘆人。记得我刚下乡不久的一天,青年队十几个知青不约而同回家探亲。到了晚上,后排土屋的老农早早入睡,岗上一片漆黑。我想起鬼的故事,吓得瑟瑟发抖。听说桃树可以辟邪,就出门折了根桃枝放到枕边,给自己壮胆。看着忽明忽暗的灯泡,等来了初升的太阳。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喧闹又安静的西岗,照耀着青春的脸庞,也照耀着长龙一样的大渠,这是我们的魂之所在。十米宽的渠面,潺潺流淌的渠水,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渠水也会变换着颜色,或碧绿,或淡黄……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让人赏心悦目。大渠是我们生活的源泉。我们在渠边洗衣,嬉笑。夏天的晚上,我们还在渠里洗澡。到了渠边,有人大喊一声:“有人没有?”听不到回答,几个仙女就下水了。我们用渠水浇地,用渠水烧水做饭。

  

  大渠,是我们青春的动脉。有人在渠边偷偷看着兵哥哥的来信,眼泪随着渠水流向远方。有人坐在渠边吹着口琴,有人唱着《喀秋莎》《苏武牧羊》《三套车》……欢快又忧伤的声音在蓝天白云中回荡。我也曾站在渠边发呆,想着远方的家,想着明天的路,心里装满惆怅。最惬意的事,是我们就着清清的渠水,狼吞虎咽地传看着借来的书——那时可看的书实在太少。大渠,有时候像一面长长的镜子,照着姑娘们姣好的面容,照着肩扛麦桩子、像虾米一样的小伙子的身影。有时候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给我们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

  

  渠边的果园里,套种着品种繁多的农作物,我们在这里干活,劳累而富有诗意。春天锄地,夏天割麦,秋天刨红薯、摘棉花、掰苞谷,冬天做杂活,四季忙碌。麦收时节,几个男同学拉着满满一车麦子过小桥,一不留神连车带人翻到了渠里。老乡们闻讯跑到渠边,拉上来落汤鸡一样的小伙们,捞出了一捆捆湿淋淋的麦子。真是有些后怕,幸亏渠水不深,幸亏没有砸伤人。

  

  青春不都是阳光蓬勃,有时候我们也会装病,几个女生躺在屋里不出工。中午,像父亲一样的乡亲,就会给我们做一碗放着肉片的熬面。

  

  最刺激的是“偷苹果”。当青青的苹果打上红脸的时候,我们的馋虫就被勾了出来。晚上,几个女生跨过大渠,来到苹果树下,手还没有摸到苹果,忽听不远处树枝哗哗作响,吓得拔腿就跑。原来男生们也在秘密行动。

  

  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开始回城,有当兵、招工走的,有上学去的。不管是谁,临走之前,都会到渠边照相,带走一捧清水,留下青春的影子。

  

  那一道渠水,清澈奔涌的渠水,至今在我心里流淌。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谷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