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水源地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为水源地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作者:  韩江波

为水源地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韩江波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统筹生态环保和绿色转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维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固废歼灭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加快绿色转型,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我市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诸多挑战。如何推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绿色、蓝色、红色“三色嵌入”理念,为破解这些难题、推动水源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绿色嵌入,筑牢生态根基,守护绿水青山。绿色是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底色,对于水源地而言更是安身立命之本,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绿色嵌入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固废歼灭战至关重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源头管控,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监管入河排污口,加强水生态修复;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土壤环境监测和治理。另一方面,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是绿色嵌入的关键路径。依托水源地的自然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例如,推广有机种植和养殖,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发特色生态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蓝色嵌入,激发创新活力,驱动科技赋能。蓝色象征科技与创新,是水源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的核心动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蓝色嵌入的重要支撑。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聚焦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高效利用、绿色产业发展等关键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例如,研发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和污水处理工艺,提高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效率;开发智能农业装备和农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治理模式也是蓝色嵌入的重要方向,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环保、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水源地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旅游服务等领域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提高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红色嵌入,传承精神文化,凝聚发展合力。红色蕴含精神与文化传承,是水源地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传承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能够凝聚起推动水源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是红色嵌入的重要举措。要深入挖掘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如移民纪念馆、工程展览馆等,通过实物展示、场景还原、多媒体演示等方式,生动展现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社区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演讲、旅游节等活动,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在绿色嵌入的保障下,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将更加优美,生态产业将蓬勃发展;在蓝色嵌入的驱动下,水源地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将不断提升;在红色嵌入的引领下,水源地将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三者相互融合、协同发力,将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区域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努力打造绿色发展之城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