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基地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加快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基地
作者:  赵明刚

加快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基地

赵明刚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未来五年要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坚持中医药事业、文化、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打造文化高地、建设文化强市”。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努力把南阳建设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基地。

  

  中医药文化既是南阳文化走出去的靓丽名片,又是南阳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南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汉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医圣张仲景撰写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创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中华医学宝库中的文化瑰宝,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西医理论的发展,医圣祠、药王庙等文化遗产都见证了南阳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南阳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市,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处于全省前列,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目前,南阳已形成以艾草、山茱萸、辛夷为主导的特色种植基地,种植面积166万亩,其中艾草种植面积达24万亩,约占全国的70%以上;中药材年产值近450亿元,其中艾草产业年销售额约80亿元,中药材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近50亿元。

  

  建设文化强市,南阳必须做大做强中医药文化产业。中医药文化产业既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要不断拉长中医药产业链,积极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中医药温泉康养、森林康养、医养康养项目,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城镇、康养机构、特色康养酒店、康养度假区、康养文化街区和“医养+山水+休闲”的中医药康养示范基地,带动形成“中医药+旅游休闲+药膳食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的全产业链。

  

  要立足南阳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开发中医药创意文化产品。对古代经典名方、中医药典故、民间中医药故事、南阳中医药名人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创作一批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要立足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打造南阳中医药保健旅游主题产品。一方面,积极开发南阳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推动养生旅游定制化服务,打响南阳中医药保健旅游品牌。另一方面,大力开发中医药枕、中医药香囊、中医药保健器械、中医药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等产品,满足游客对传统中医药商品的需求。

  

  要打造中医药文化产业集群。立足南阳丰富多样的中药材资源,以中药材产业发展为龙头,辐射带动旅游、文化、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体系。大力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专题会展、音像出版物等中医药文化产品,推动中医药与养生保健、养老、旅游、文化、体育等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中医药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深度对接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与社区的紧密合作,加快推动中医药社区、中医药文化街区建设,通过中医药社区、街区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流入中医药产业,从而促进中医药事业、文化和产业的繁荣发展。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