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作者:  于书伟

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在中国的中部,秦岭东麓、伏牛山南,有一颗璀璨明珠——西北东三面环山、南部为亚洲最大淡水湖,呈现为一个盆地,自古称之为宛;又因地处成周之南,汉水之阳而得名南阳。南阳融合南北,贯通东西,历史悠久,人才喷涌,文化璀璨,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是人类最早开始生活的地方,至今仍是现代人类宜业宜居的热土;是河南省面积最大、常住人口全国排名第21位的地市;还是淮河源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2021年5月12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阳考察,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人民江山论”重要论断,使这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再次倍受世人关注。

  一顾南阳山水秀美,物产丰饶,令人向往。

  风光秀丽,景色优美的南阳空间上处于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之间,地理上位于中国分界线:秦岭—淮河线,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

  地处南阳的伏牛山号称“中华大地的脊梁”雄伟壮观,姿态万千,是长江、黄河、淮河的自然分水岭,自然景观兼容南秀北雄。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西峡老界岭是八百里伏牛山的最高顶,这里山峰奇秀,古树参天。分水岭景点海拔1900米,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站在这里向南一步凉风习习,向北一步热气扑面,令人啧啧称奇;南阳内乡宝天曼——林海莽莽,郁郁葱葱,生物呈多样性分布,一派原始森林风光,为中原地带唯一保存完整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生态区,是豫西南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和避暑胜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自然生物圈保护区;南召真武顶风景区位于伏牛山腹地,奇峰竞秀,满目涌翠。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重大科学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群位于南阳西峡县境内,规模大、种类全、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西峡恐龙蛋生物遗迹博物馆是世界唯一一座恐龙蛋化石原址展馆,成为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烟波浩渺、一碧万顷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丹江水库与“不墨而画”的青山构成了迷人的风景。千里淮河发源地、中国革命根据地之一桐柏山钟灵毓秀,风景如画。穿越南阳中心城区的白河,与横卧城区北部的独山相呼应,构成了一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山水画图。这里千百年来流传着“牛郎织女”的传说。

  南阳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全国粮、棉、油、烟集中产地,粮食总产量占河南省的十分之一,有6个县市区是国家商品粮、棉基地,3个县市区为国家优质棉基地。“南阳黄牛”居全国5大优良品系之首,“南阳黑猪”在全省享有盛名,“南阳柞蚕”居全省首位。林、果、药和土特产品资源丰富,有松、杉、泡桐等用材林木30多种,苹果、猕猴桃、柑桔、大枣、板栗、油桐、生漆、银杏等经济林20多种。西峡的猕猴桃、山茱萸、南召的辛夷、桐柏的木瓜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南阳卧龙区的月季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月季之乡”,桐柏的板栗被命名为“河南省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南阳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药用植物1000余种,有山茱萸、辛荑、杜仲、桔梗、丹参、半夏、全蝎、血琥珀等八大名产。南阳是中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各类矿产84种、468处。矽线石、石墨、独山玉、银矿、铜矿储量居全省首位;金矿、石油储量居全省第二位;南阳独玉系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色彩斑斓,素有“东方翡翠”之称,为爱美人士的手镯之首选。

  二顾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令人流连忘返。

  行走在南阳,处处都能可见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厚重的文化,能被国务院较早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早在50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在南阳蜿蜒辗转,引人关注;西汉时南阳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现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处。主要有楚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各类古建筑群开发利用系列。出土于淅川的楚始都丹阳春秋墓群的稀世珍宝闻名遐迩,其中的云纹铜禁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南阳的汉文化遗存,当以画像石、画像砖、陶狗等“南阳汉文化三绝”为代表,从发现的数量、规模、内容、研究及旅游价值,均属全国第一;还有全国最大的古代冶铁作坊——瓦房庄遗址,规模可观的汉宛城遗址,名满世界的汉代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医圣祠,享誉海内外的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之墓。三国历史影响深远,留存的遗迹主要有武侯祠、魏公桥、凤雏台,还有方城的火烧博望古战场、新野的议事台等遗址。古建筑有中国封建社会官衙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两级衙门——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有千年古刹香严寺、丹霞寺、水帘寺、菩提寺等,有建筑风格好雕绘艺术独特的社旗山陕会馆,有保存完整的荆紫关清代五里长街,有以地宫内发现“金棺银椁”而引起轰动的邓州福胜寺梵塔,有因范仲淹在邓州写成天下名篇《岳阳楼记》而闻名的“花洲书院”等等。

  南阳名胜古迹众多,这里略写一二。

  医圣祠:医圣祠位于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乃是为纪念著书立说,坐堂行医,拯救万民的医圣张仲景而建。医圣祠内有张仲景的墓址所在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为“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为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为中医药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他任长沙太守时,疫病流行,民不聊生,便在大堂上为患者诊治,受到百姓的广泛拥戴,留下了“坐堂行医”这一千古佳话。医圣祠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在南阳视察时的首选参观地。

  武侯祠:为纪念躬耕南阳,草庐三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智圣诸葛亮所立的祠宇。诸葛亮,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青年时期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后被刘备“三顾茅庐”,出山辅备。在任期间,他能够举贤任能、严于律己、赏罚分明。诸葛亮胸襟坦荡、光明磊落,他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万世景仰的伟大人物。武侯祠始建于魏晋时期(河南人民政府网站),位于南阳城西卧龙岗上,为诸葛亮十年躬耕地所在,内有受刘备三顾茅庐处的遗址,历代名人碑刻楹联众多,是一座集名人名胜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宝库。

  保存完整,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内乡县衙,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受到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参访和关注。内乡县衙内的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让人驻足凝思,深有所悟。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给在座的市、县委书记们念了这副对联。借用此名联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意义重大而深远。

  南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恃才傲物的李太白曾五次往返于此,留下了“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的感叹,一代圣贤,心忧天下的北宋范仲淹贬任南阳邓州知府时,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在南阳孕育出的“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及“智圣”诸葛亮受到千古颂扬,滋养了现当代名人的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是南阳人的骄傲。南阳群星闪耀,数不胜数。

  三顾南阳交通便利,环境优化,宜业宜住。

  历史上的南阳,北接嵩、洛,南控荆、襄,东瞻江、淮,西出武关(今淅川县荆紫关)可达关中,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诸葛亮献策刘备时,提出了从荆州出发向南阳、洛阳进军问鼎中原的路线。1948年11月4日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解放。远在西柏坡的毛泽东获悉喜讯后,“激情澎湃夜不能寐,遂泼墨挥毫,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撰写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一千字述评新闻”,成为了“古今中外新闻史上的千古雄文”,足见毛泽东对南阳的高度重视。

  现如今的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东西,许平南襄、沪陕高速公路两个“十字”形重要通道为市域城镇与产业发展轴,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南阳飞机场是河南三大民用飞机场之一,可直飞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桂林、大连、昆明。郑万高铁开通,南阳已经进入“高铁时代”。随着市内的内邓、三淅、邓鄂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全省第一。南阳初步形成了以铁路、航空、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网络的立体交通运输格局。国家东西、南北通讯光缆干线在南阳交汇,4G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成投用,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宽带中国”示范市。

  2021年5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阳考察,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并对移民安置后续帮扶、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南阳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带来了重大机遇,极大鼓舞了南阳干部群众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作为中原粮仓、农业大市,南阳粮食年产量稳定保持在140亿斤以上;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医圣文化园建设和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项目如火如荼,千亿级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月季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获得了“世界月季名城”的称号。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南阳艾草产业方兴未艾,艾产品声名远播,蜚声海外。南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草收购集散地和最大的艾产品生产基地,“世界艾乡”品牌正在打响。

  南阳正乘着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的东风,借势河南省委赋予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重抓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电信息、生物产业、新能源等千亿级产业;大抓城市更新提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当前,南阳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正以饱满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扬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精神,加快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诚挚欢迎八方人士来宛参观旅游,考察投资,创业经商,居住康养。相信不久的南阳一定会更美好。

  南阳,确实是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作者:于书伟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乔叶与古镇赊店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