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韩鑫)张世晓,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唐河县少拜寺镇董岗小学,1994年8月参加工作,扎根农村教育29年,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爱岗敬业,勇挑重担,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是一名活力四射的资深教师,2023年被评为唐河县名师。
汲取源头活水,永保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张老师不断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及教法,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课前做大量准备工作,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课堂要质量。
张老师学以致用,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维,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形成了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她的课堂新颖、高效,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爱是一种动力,激发活力。教育学生上,张老师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学和管理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她爱学生,曾用关怀,温暖学生那幼小的心灵;曾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几十年来,她在不变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演绎着永恒的爱心。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厉,体现在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她很注重培优帮困工作,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生,让学习程度好的带动学习困难的,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进步,最终达到小组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于学困生,总是给予特殊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她的无私付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所教学科的教学质量在全镇名列前茅。
张老师班有一个名叫王子园的学生,父母离异,爸爸经常在外地,家境贫困,这些因素使孩子性格内向、孤僻、不太合群,成绩不理想,参加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张老师用爱去温暖她那内向、封闭的心。张老师在班里首先开展师徒结对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帮扶,由于孩子基础差,教她不容易,但只要她把知识点掌握清楚、明白,张老师和同学们都会为此感到欣喜。在生活上张老师对她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让她真正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号召同学们献爱心。张老师带头为她捐款,同学们也纷纷献上一份爱心,你一元,我五元……,有的同学还把手中的笔、本等学习用品赠送给她。拿着老师和同学捐赠的钱物,她含着眼泪说:“老师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实现我的梦想。”孩子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学习也进步了。张老师把班级内每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她有一个专用记录本,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爱好及生日等等。每当有学生过生日,她都会送上礼物和祝福的话语,孩子们都很高兴,班级内洋溢着爱的氛围,激发出无限活力。
铁肩勇挑重担,彰显活力。张老师总是默默奉献,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处处为学校大局着想。她接手的班永远是学校最差的班,别人不愿意教的班,经过她的辛勤付出,最终这些班都成了学校最抢手的好班。
“在校园里,我就没见过张老师正常走过,不是大步流星,就是一溜小跑。”学校里一位刚上岗的老师这样评价张老师。是啊,怎么能不行色匆匆哪。班级的孩子们牵挂着她的心,不能慢;家访是家校沟通的重要环节,不能慢;新上岗的教师需要指导,时间要挤出来,不能慢……“她这人还有个特点,精力充沛,工作上不但能啃硬骨头,还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这就是她成功的秘诀吧。”一位在学校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提到张老师这样说。
成绩不能满足,使命催人奋进。活力四射的张老师风雨兼程,在教育的康庄大道上一直奋力前行。她说:“我相信,我所坚持的梦想;在我的心中,学生永远是天使,我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