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柳泉铺镇范营村的“幸福味道”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镇平县柳泉铺镇范营村的“幸福味道”
作者:  曲梦蕾

  南阳网讯(通讯员 曲梦蕾)“开饭喽——”

  每天上午11点,镇平县柳泉铺镇范营村的街巷里都会准时飘出芝麻与麦香交织的味道。循着香味拐进村委会大院,就能看到一排排干净整洁的餐桌:老人们摇着蒲扇闲话家常,留守儿童端着热气腾腾的面条笑得见牙不见眼。这里,是2024年11月正式挂牌的“范营村爱心大食堂”。

图片1.png

  缘起:把“企业利润”变成“群众福利”

  范营村有自己的“家底”——村办企业康瑞食品有限公司。小磨香油、石磨面粉是招牌,生意一直不错。

  “能不能让村里的老人、娃娃也尝尝咱自己的香油面?”村“两委”会上,支部书记曹世刚一句话点燃了大家的热情。经过测算,康瑞食品决定每年让出一部分利润,折算成米面粮油,专供爱心食堂。就这样,企业账本里“少赚的一笔钱”,变成了群众餐桌上的“多添的一碗饭”。

图片2.png

  运行:免费却不“随便”

  人群精准:70岁以上老人、登记在册的留守儿童,一人一登记,凭登记就餐。

  菜谱科学:周一到周五不重样,少油低盐易消化,面条、馒头、芝麻叶汤成“三大招牌”。

  监督透明:墙上贴着康瑞食品捐赠清单、社会捐款明细,谁来吃饭、谁捐了啥,一目了然。

  扩散:从“一家让利”到“众人拾柴”

  消息传出后,镇上的超市来了——“我们捐蔬菜,每天200斤”;

  镇外的乡贤微信群动了——“我认捐一个月的水电费”;

  暑假返乡的大学生也来了——“哥哥姐姐义务打饭、辅导作业”。

图片3.png

  心声:饭碗里盛着“稳稳的幸福”

  82岁的范桂荣老人把最后一滴面汤喝干净,笑着说:“年轻时吃‘大锅饭’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吃‘大锅饭’是享福,香油味儿一闻就知道是咱村的!”

  9岁的留守儿童范晨曦把碗举得高高:“我要把今天的芝麻叶汤画下来,给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看!”

  展望:让香味飘得更远

  下一步,范营村准备把爱心食堂与日间照料中心、童伴之家打通,形成“一餐饭+一杯茶+一堂课”的乡村综合服务体。康瑞食品的新厂房也正在扩建,村里放出话来:“企业效益越好,让利越多,香味传得越远。”

  炊烟袅袅,芝麻飘香。范营村用一碗最朴素的午餐,把企业、村庄、老人和儿童紧紧地“搅”在了一起——这,就是柳泉铺镇最地道的“幸福味道”。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