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作者:  郭永奇 朱九龙

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郭永奇 朱九龙

  

  2025年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河南洛阳、郑州考察调研,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勇争先、开拓进取。

  

  在南阳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要素,也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是重塑我市创新版图与经济发展引擎最活跃的先导力量,更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当前,未来产业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加快打造新增长引擎的关键领域,发展未来产业不仅有望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甚至万亿级新支柱产业与产业集群,还能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发挥更大作为。我市应以开放和协同为核心,强调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创新资源的集聚、创新过程的开放性和创新成果的共享,通过各方协同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建设的深度融合。

  

  构建创新生态网络系统。在未来产业创新系统中,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我市要通过政策支持营造有利环境,包括制定科技政策、提供研发资助、税收优惠等措施,为未来产业系统构建提供支撑;金融机构要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未来产业体系的创新生态系统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如技术转移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将在促进技术创新和保护创新成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激发未来产业产品的市场供给与需求。我市未来产业体系构建必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用户为中心,开发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反馈等手段,深入了解市场需求,预测市场趋势,从而确定研发方向和创新重点;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引领市场需求,创造新的市场机会。这种需求导向的创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创新的成功率,缩短产品从研发到市场的时间,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协同推进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我市未来产业体系构建旨在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要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我市现有产业中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发展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推动产业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

  

  政策支持与金融激励是构建未来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通过制定科技政策、提供研发资助、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风险投资、政府基金、信贷优惠等方式,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保障,降低创新的融资成本,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讲好南阳文物故事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