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胡春红)夕阳经不起等待时,田野在暮色苍茫中准备扩大疆域,与村庄融为一体。
老家在陆营,回来走走看看,心里就觉得踏实。沙河的水依然清浅,只是石板桥上的青苔更厚了些。我蹲下身,指尖触到凹凸的刻痕——"七月初三"的字样还在。那年夏天,我和同学陈建铎用生锈的刀片在这里刻下童稚的诺言:每年这天都要来摸鱼。
桥头的老白杨似乎矮了许多。记得树冠曾像把墨绿的伞,簌簌抖落的叶子会钻进新春大伯的烟斗里。此刻树影婆娑,斑驳的光影里恍惚有羊群走过。那些绵软的云团曾经撞碎在桥栏上,放羊人甩着柳条鞭,鞭梢掠过水面时能激起一串铃铛。
"是向阳吧?"五奶坐在门口跟我打招呼,她笑着说:“唉哟,你看我这眼不沾弦了,瞅见有个人过来,不防是你。”我笑着递上烟,那时候天已经黑了,我在沙河耽搁时间长了。
回到王庄行色匆匆。先回到老屋去,平房门前两棵白杨树很茂盛,风吹叶动,哗啦啦响。这白杨树是我一九九八年栽下的,那年我在陆营三一班复读。邻居小保叔在院子里忙,我递烟他不抽,聊了几句。婶儿笑着说:“将才你叔还在说有个人过去,一看车牌号是湖北的,那肯定是向阳回来了。”我问起亮亮,小保叔说:“你没看见这门上贴的新对子,刚结婚。”我哈哈大笑,连说:“好哇好哇。”想起小时候,他还跟在我们屁股后面在魏家坟园玩,时间过得真快。
村里很静,听到老戏《朝阳沟》在响,也不知道是谁家。从五奶家出来,赶紧和士先爷打招呼,士云爷要给我做饭,我说:“不用了,刚才我姑打电话说饭做好了等我哩。”士云爷笑着说:“那中啊,回来饿不着,有人抢着管饭说明你娃子会混。回来肯定有啥事吧?”我说:“同学吴云如们妮儿想拜吕登阁老师为师,我回来捧个场,同学们几十年都没有见了,趁这个机会聚聚。”正说着,杨堂姑妈又打电话问我走哪儿了?我看时间已经八点多了,也不敢停留,赶回杨堂。
回老家不需要理由,如果一定要理由,那必定是看看妈。我回村里之前,先在北大沟停留,她被麦子包围着,凸起的坟包已经成为麦田里永远的坐标。我小声说着:“妈,我回来了,来看看你。”坟上长满了杂草和构树,我徒手拔拔撇撇,把吊花插在墓碑两侧。点燃一根烟,静静的看着,风抽着烟,飘来飘去,飘向无尽的苍穹。给弟弟点上一根烟,放在石头上,往事历历在目,他不在已经整整二十年了。
在沙河拍照的时候,碰见一位小朋友正在逮螃蟹,我来了兴趣,也去翻石头,果然,石头下面都有,只是都太小。沙河的水断断续续,残存着最后的希望,保留着灵气。我和陆康小朋友聊的很开心,我们走在河堤上,夕阳红进溪水中,放羊人赶着羊群,羊咩咩叫着,一只黄狗摇着尾巴,在我前面跑,我一下子回到了童年,那感觉让人陶醉。
下了桥来到老街,看见一位老妇人挎着竹篮,里面是蚕豆,她皱纹里的笑意让我想起某个相似的清晨,老街的青石板上滚动着露水与吆喝。油条铺的香气会裹着麦芽糖的甜腻攀上屋脊,货郎的拨浪鼓惊飞檐下的麻雀。叫卖声,吆喝声,车轮声,牛铃铛声交织在一起,人们讨价还价,挤着亢着来这里赶集。
如今的老街静得像褪色的年画。街道很窄,供销社的朱漆柜台涅灭了,残垣断壁积着灰,墙角蛛网悬着半片泛黄的奖状。我抚过砖墙上深深浅浅的划痕,突然听见自己的童音在回响:"三尺花布换二斤盐——"那是和小伙伴扮家家酒时学的吆喝。对面粮油店王叔总会笑着扔来一把炒蚕豆,蚕豆落在粗陶碗里的脆响,和此刻穿过空巷的风一样寂寞。
新街已经亮起了灯,大部分店都打烊了。烧烤的味道在街上飘来飘去,我想起在这上学时,每隔几天总要到饭店改改色,我喜欢吃呛锅面,葱花肉丝小磨香,真的很香。那时候贪玩,到游戏机室里大战三国,总想一币通关。大众舞厅里也去,不会跳跟着的士高乱扭。现在新街俨然是城市的缩版,各种资源都有。中心超市,金香江酒店,加油站,快递站,电动车专卖店等等,已经成为陆营的坐标了。
暮色漫过沙河。石板桥上传来孩童嬉闹,几个戴红领巾的孩子正在比赛打水漂。扁圆的石片掠过水面,激起一串涟漪,荡碎了水中摇晃的月亮。最大的那个男孩突然指着我喊:"快看!白杨树在掉'毛毛虫'!"我仰起头,纷扬的杨花正乘着晚风,轻轻落向新生的青苔。
老家在陆营,常回家看看。
作者简介:熊向阳,笔名向阳花开,艺名向云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出版个人音乐专辑《静静的沙河》,代表作《静静的沙河》《梦中的故乡》《沙河汤汤》《心灵秘境》《更好的活着》《故乡在远方的远方》等音乐著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特聘作家,《中国乡村》杂志现代诗编审,《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大豫文学出书网》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集《故乡本草》《故乡风物》《故乡春秋》长篇儿童文学《生态岛》《冒险岛》《漂流岛》长篇小说《青春在场》《夜太奇》长篇小说《心灵秘境》获2023年襄阳市文联重点文艺扶持项目,散文《云上岘山》获第四届石花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奖,散文《荆楚江山图》湖北文旅“五个一”作品征集入围奖,诗词襄阳金牌推荐官,中国新闻图片网签约摄影师,作品《生态古城》获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影像中国”影像大赛人气奖,多篇文章入书等。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