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走基层 |
炎炎夏日,崇山峻岭间,高铁综合维修工人守护高铁运行安全——
大山里的“守隧人”
酷暑巡视
当人们乘坐着平稳舒适的高铁,穿越青山绿水,感慨高铁风驰电掣时,有这样一群人,与崇山峻岭为伴,用脚步丈量高铁安全,他们就是高铁“守隧人”。7月15日,炎炎烈日下,记者来到南阳东高铁综合维修车间方城高铁综合维修工区,聆听两名年轻“守隧人”的“高铁青春之歌”。
满脸汗水
酷暑下,守护高铁安全
在方城县拐河镇新庄岭隧道口,记者见到了刘波、范晨曦两名高铁“守隧人”,他们正准备对新庄岭隧道进行“体检”。今年27岁的刘波,老家在西安,是南阳东高铁综合维修车间方城高铁综合维修工区工班长。范晨曦是刘波的老乡,今年26岁,是南阳东高铁综合维修车间方城高铁综合维修工区巡视员。
“郑渝高铁方城县管内,共有4座隧道,8个隧道口。方城高铁综合维修工区主要负责这4座隧道的汛期防洪巡视及日常设备维修工作。”刘波介绍说,按照计划,当天他们需要对方城县管内的新庄岭隧道进行全面“体检”,为了不影响高铁正常运行,他们将隧道外部和周边设备的巡检安排在白天,而隧道内部的检查,则需要等到凌晨列车停运后的“天窗期”进行。
记者跟随两名“守隧人”的脚步,一路巡视。因为新庄岭隧道山体坡度较大,记者站在山脚抬头望去,上山小道仅容一人勉强通过,成百上千级台阶一眼望不到头,常人看上一会儿都要眼花,稍有不慎就可能踩空,巡视员不得不扶着栅栏小心前行。攀登途中,他们还要时刻注意隧道外侧的排水沟和泄水口,看是否存在淤堵。
天气炎热,再加上小道曲折蜿蜒,记者跟随刘波、范晨曦在山间穿行,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两名年轻人则早已习惯,不时停下用望远镜进行观察。半小时后,巡视工作终于完成,此时,刘波和范晨曦均大汗淋漓,脱下工装,短袖早已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在身上。
汗透衣衫
“隧道就像孩子,要精心呵护”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虽然两人都非常年轻,却是方城工区第一批高铁桥隧工,他们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4年,对管区内每一座隧道的技术参数,都如数家珍。“从建设施工,到开通运营,再到每天的养护维修,感觉自己就像爹妈一样,看着孩子一点点成长。”刘波说。
对于照顾“孩子”,最主要的就是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高铁运行安全大于天,我们要对每一位旅客负责,使他们安全抵达目的地。”刘波、范晨曦和同事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范晨曦告诉记者,日常巡视还比较简单,汛期巡视才是对他们最大的考验,进入汛期后,一旦连续降雨,隧道雨量监测系统达到警戒值,他们就要住在山上,守护在隧道口,每两小时巡视一次。刘波清楚记得,2022年夏季的一次连续降雨,他和工友在隧道口一值守就是一天一夜,每两小时一次的巡视丝毫不敢松懈,一直等到工友前来换班。“一整天巡视了12次,交班后就想往床上一趟,美美睡一觉。”刘波笑着说,可等到他休息过来后,又会忍不住担心隧道的情况,就跑到隧道再看看。
观察山体
“高铁飞驰而过,我们青春无悔”
正是青春年华,正是梦想无限,正是好好享受人间烟火,可两名年轻人却坚守在崇山峻岭之间,默默守护高铁运行安全。说起守隧工作的苦和累,两名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一颗初心。
隧道一般远离城乡,位置偏僻,特别是夏天,山里蚊虫较多,遇到汛期强降雨,就要一直坚守在山上。可在他们口中,雨后山路泥泞难行似乎成了工作中的乐趣,巡视中偶遇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对峙,也成了与工友分享的趣事。“我手机里还保留着去年巡视时偶遇一条蟒蛇的照片。有时候,这也是青春年华最好的回忆。”范晨曦笑着说,这些山里的精灵,给他们枯燥的巡视工作,带来了别样的快乐。
昼夜轮转,冬去春来。一座座高铁隧道的安全,始终记挂在年轻的“守隧人”心头。当记者问及为何选择坚守在大山之间,范晨曦指着身后的隧道骄傲地说:“站在这山上看高铁飞驰而过,那种感觉,没的说!”(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周梦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新时代好少年 | 点赞!他们是南阳少年榜样(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