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走基层)西峡农民把香菇种到了日本
本报记者陈琼
通讯员刘剑飞 王森
“我们在这里种植的香菇菌棒发酵得很好,长势喜人。”7月16日,远在日本的西峡县桑坪镇北湾村农民詹世宾给家里打来电话,向家人讲述在当地种植香菇的情况。
53岁的詹世宾,有着20多年的香菇种植经验,他刻苦钻研技术,带领村民发展香菇,增收致富,是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和技术能手。
2019年在日本旅游时,詹世宾发现日本民众非常喜爱食用香菇,而且鲜菇价格高于国内4到5倍,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于是产生了到日本发展的想法。
回国后,经西峡县天童学校校长、“两栖侨胞”刘改云的引荐,詹世宾结识了在日本居住的西峡籍人周荣荣,两人一拍即合,合伙在日本三重县开办了“合同会社荣德”公司,主要从事香菇种植和加工。因为公司生产的香菇品质好,深受当地人们的欢迎,让他们的公司“一炮走红”。
挣到“第一桶金”后,2022年,詹世宾又投资200多万元,独自创办了“兴和株式会社”。目前,能生产加工10多万袋的香菇大棚已经建成,先期种植的3万袋香菇因技术和管理到位,菌丝长得非常健壮,菌棒现已刺孔,进入夏季休眠期,静等秋后出菇。
在日本站稳脚跟后,詹世宾致富不忘家乡人。他积极拓展岗位,引导家乡群众前往日本就业。目前,两个公司的4名技术工均来自桑坪镇。“新公司成立后出现用工紧张,我已经从家乡挑选了4名‘精兵强将’前来就业,这些天正在为他们办理签证。”电话中,詹世宾高兴地告诉记者。
北湾村农民詹书彦就是其中的一名技术工。提起即将赴日就业,詹书彦掩不住内心的激动:“咱有技术,会管理,到那里一定好好干,发挥所长,让咱们西峡的香菇名震一方!”
詹世宾把香菇种到了日本,不但实现了自己富裕,还带动家乡的技术能手走出国门,就业创收,进一步提升了西峡香菇的国际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