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处处有密码,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打开正确的大门。支付需要密码,开机需要密码;鲜花是春天的密码,坚持是勤奋的密码,育才同样需要密码。南阳日报社南阳网记者走基层,深入学校,揭示育才中学的育才密码:123456。
一个中心
南阳市卧龙区育才高级中学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式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新时代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戮力同心,共育英才。
二个必须
必须服务于学生成才。育才中学本着一切学生都有潜力、一切学生都能发展、一切学生都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着想。
必须服务于教师成长。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样重要,育才中学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讲授《新时代优秀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职称评定政策与标准》《新时代教师如何快速实现自我专业成长》;邀请省市级名师到学校对各学科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听课、讲评,不断提升各位教师的专业素养。服务教师,同频共振,共同成长。
三个坚持
坚持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坚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务实创新。务实创新就是既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又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善于用创新的思维指导工作,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学校建设中,带动学校整体工作不断提升,用扎实的作风、饱满的热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大特色
经典诵读。育才中学每天上午和下午,利用课前二十分钟的时间,集体诵读传统经典古文,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经典篇目深刻含义的领会。《弟子规》《大学》《论语》等一一在列。开展经典诵读,不仅让学生在诵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一步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人人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全员导师。学校秉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一直坚持推行“导师制”,上至校长,下至任课教师都担任了学生的导师,每位导师带5-10名学生,全方位关注学生,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个性化需求。
培优补差。依据学生实际学情,学校开展针对性教学。从学科的知识体系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真剖析学生现有基础,制定符合学生个人学情的成绩提升方案,切实做到一生一案,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培优补差。
行知教育。育才中学成立行知工作室,定期邀请“中国好人”谭浩老师到校对学生进行行知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们强调认识与行动的统一,即知道应该做什么,就必须去实践并付诸行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测评活动,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校园,丰富校园文化。
五种方法
感恩父母。育才中学突出文化润校,唱响感恩主旋律,坚持用活动熏陶人、用环境涵养人、用思想重塑人。学校以面向全体、尊重个体为原则,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如《致父母的一封信》/帮助父母做饭、做家务/给父母洗脚等。
感恩老师。除了感恩父母,学校还开展了感恩老师教育活动—《致老师的一封信》。目的是为了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缓和一部分师生矛盾,解开学生的心结,释放负能量,积累正能量。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让学生带着感恩的心、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和学习。
红色教育。永葆初心,一心向党。育才中学举行了“党的二十大”唱红歌比赛,旨在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支红歌,记录一段峥嵘岁月;一支红歌,象征一面光辉旗帜。红歌旋律催人奋进,红歌精神激励斗志。中国青年当不负时代嘱托,在奋勇搏击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砥砺前行中激扬青春力量!
传承美德。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系列活动。诵读《雷锋日记》、去养老中心做志愿者、去中国月季园和达士营社区做志愿者。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雷锋精神,学习雷锋,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承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品格高尚的时代新人。
研学游学。学校每年都会开展研学游活动。研学游地点有汉画馆、卧龙岗武侯祠、张衡博物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独山等。目的是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爱国的朴素情感,感受家乡的灵山秀水和灿烂文化,全方面提升育才学子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相信研学游活动会始终在学生们的回忆里闪闪发光,成为学生们成人、成志、成才的重要课堂。
六导并行
思想引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通过与学生日常交流,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心理疏导。关心受导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多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特别是对那些内向、敏感的学生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让学生变得更加活泼外向,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证学生心理健康。
生活指导。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包括语言、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不断督促其慢慢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健康的体育运动、文化娱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勇于尝试、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业辅导。从关心学生学业进步、改进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因人而异地制定指导计划,在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等方面向所受导的学生提供帮助,引导学生自觉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特长督导。挖掘、发现学生身上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把兴趣转化为特长,学校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长课程,如音乐、书法、美术、体育、小语种等,通过督促、指导学生按时进行特长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更拓宽了学生的多元升学途径。
规划向导。让学生认识到规划人生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抱负,明确自己的目标高校,分解成一个个短期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不断调整目标,不断拓宽成才之路。
育才的密码很简单,只要选择正确,用心输入,就一定能收获成功。
编辑:赵若雨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