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 农田“高标准” 饭碗端得稳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市宛城区: 农田“高标准” 饭碗端得稳
作者:  孙义峰 吴 双 史源远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南阳市宛城区:

农田“高标准” 饭碗端得稳


  “得益于品种优势和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今年小麦大丰收,每亩产量将近1400斤,收购价格也高,每亩能比往年多500到600元收益。”隆冬时节,正是农村农闲时节,但南阳市宛城区的小麦长势正好,蔬菜产销两旺,宛城区汉冢乡种粮大户高新洋心里乐开了花。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宛城区地处南阳盆地和鸭河口灌区腹心,是全国800个产粮大县(市、区)之一,农业面积、农村经济优势明显。2022年,宛城区坚持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科学组织机收会战,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夏粮获得大丰收,全区农业发展实现了由增产向提质的巨大转变,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目的在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稳产高产,确保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目前全区已经在8个乡镇建设高标准农田67.5万亩,为粮食丰收打下了基础、补足了短板。”宛城区农业专家、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天海介绍道,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道路进行了拓宽硬化,农田进行了科学化分块,为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据了解,宛城区现有土地面积683平方公里,耕地69.7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覆盖率达90%以上,全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土豆、蔬菜等,粮食总产稳定在8亿斤以上。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80家,家庭农场348家,项目区植保合作社228个,农机合作社24个;土地流转面积11.43万亩,土地托管14.24万亩,订单农业面积达17.34万亩,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216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36元。

  除了项目建设,坚持农业发展体制改革同样是确保丰收的务实举措之一。当地通过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流转托管面积达全区耕地面积的40%。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规模流转,“政银担”累计担保规模1.47亿元,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262家,河南楚汉良农发展有限公司的“股田制”和“一村一企(社)一支部”的发展服务模式成为典范。

  “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的重要指示要求,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促进粮食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宛城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全媒体记者 孙义峰 吴 双 史源远)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