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台“铁甲战车”打响秋收保卫战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24万台“铁甲战车”打响秋收保卫战
作者:  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黄淮海地区持续降雨,导致地太湿,收割机下不去;粮太潮,没太阳晒不干。这直接卡住了今年秋收的“脖子”。

但是,这块“骨头”必须啃下,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这里要是出问题,影响的是全局。

解决方案1:上“装备”!

地面不行,就换“履带”。普通收割机会陷进泥里,但24万台履带式收割机已经调度到位,它们就像农机里的“越野坦克”,专治各种泥泞。

没太阳晒,就用“机器烘”。近2000台移动烘干机组成流动烘干队,加上各地公布的烘干中心热线,等于给湿粮建起了“烘干急救网络”。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王甲云:针对河南所需要的履带式收获机、移动式烘干机,我们紧急组织全国24家农机制造企业对接,在一天时间内备齐所需救灾机具,并开始运往河南受灾地区,充分发挥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以及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的作用,接到问题即接即办。

解决方案2:拼“科技”!

雨耽误了收成,还可能耽误下一季的冬小麦播种。农技专家已经给出了“晚播指南”:

  • 换品种:用更耐晚播的种子。

  • 加密度:通过增加播种量来弥补时间损失。

  • 足底肥:保证后期生长营养。

这套“以技补晚”的操作,目标很明确,把这季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给下一季上好“保险”。

面对极端天气,我国农业应对已经是一套系统性的工程。从农机调度到技术保障,核心就是用更专业、更智能的方式,稳住我们的“饭碗”。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梁丽娟 陈博 张昊)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中原抢收记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