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内乡县七里坪乡靳河村的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成片的中药材郁郁葱葱,一缕缕药草香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
基地里,工人们正有序开展管护作业。黄连幼苗长势良好,三年生植株已近手掌高度;多数黄精高达半米以上,根茎粗壮,部分已结出紫色花苞,丰收在望。
该中药材种植基地占地1200亩,选育了连翘、丹参、黄精等10余种中药材,2024年效益初步达46万元,并带动周边15名村民就近务工。
“一天差不多有100多元的收入,少的也有七八十元。”靳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峰说,中药材种植基地让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就近务工挣薪金”的双重收益。
七里坪乡生态禀赋良好,野生药用资源丰富。近年来,该乡将中药材种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让一片片中药材变成群众和村集体增收的“金草药”。目前,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万亩。
为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七里坪乡探索了“双引双带”发展模式,即“党组织引领、市场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通过“党支部+企业+基地(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该乡还挑选13名中药材“土专家”指导种植,依托“七里坪乡中药材信息交流微信群”提供定点采购、定点运送农资、送产销服务等,运用“线上+线下”销售推介模式,确保农民种有所获、销有去路。
“中药材浑身是宝,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它的药用价值,还要充分发挥它的观赏效能。计划与中医学类院校合作,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打造开放中药材基地科普体验,加快高质量发展。”七里坪乡乡长闫少剑说。(南阳日报记者 陈琼 通讯员 闫风羽)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探寻酒香的无限可能——酒体设计师:在细节里雕琢精酿灵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