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举起一杯冰镇啤酒,任清爽在舌尖漫开、让香气萦绕鼻尖时,可曾好奇这恰到好处的风味背后,藏着怎样的精心设计?
多样酒款
9月27日,记者走进京德啤酒设备有限公司,对话深耕行业28年的京德啤酒创始人、酒体设计师仝奋飞,听他解密“一杯好啤酒”的诞生密码,探访体悟酒体设计师这个职业的独特魅力。这位将麦芽、啤酒花等原料幻化出多元风味的“匠人”,正以对工艺的精准把控与“为人民的健康酿好酒喝好酒”的初心,为消费者调配着每一口醇正体验。
严格把控精酿品质
初心缘起:从发酵专业学子到本土精酿拓荒者
“我与啤酒的缘分,藏在对‘纯粹风味’的执念里。”谈及入行经历,仝奋飞的思绪回到了他考入南阳理工学院那一年。课堂上对麦芽、酵母、酒花的深度研究,让他对啤酒酿造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后他先后在南阳市食品一厂和北京的德国技术公司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在从事中小型啤酒设备研发的岁月,他敏锐察觉到:精酿啤酒虽因醇厚口感备受青睐,却因设备成本高昂导致价格不菲,难以走入工薪阶层生活。“让普通人喝上优质精酿”的念头,促使他在1997年放弃北京的工作,借遍亲友凑齐启动资金,回到南阳开启创业。
创业初期,他亲力亲为,从产品设计、图纸绘制到零件加工,每一步都亲自动手。“第一次试酿熬了三天三夜,酒液却又苦又涩,我对着酒缸琢磨了一整夜,从麦芽粉碎度到酵母投放量逐一调整,直到第七次,终于酿出清澈醇厚的酒液。”为解决传统糖化设备冷却效率低、容易流失香气问题,他带领团队研发出糖化一体机,利用“反向对流冷却系统”最大程度锁住麦芽香气。产品没知名度,仝奋飞便带着设备样品跑遍市场,用过硬的品质逐步赢得认可,京德品牌也慢慢在行业内站稳脚跟。
如今,京德酒业已手握40多项专利技术,精酿啤酒年产达5000吨,威士忌年产300吨,设备远销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成为行业技术标杆。而仝奋飞也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他攻读博士学位深耕发酵技术,被海南大学、南阳师院聘为研究生校外导师,还在南阳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完成了从“技术工匠”到“行业导师”的蜕变。
工艺革新:培育专属酵母,筑牢精酿风味内核
“粉碎、糖化、过滤、煮沸、加入啤酒花、沉淀、冷却……一杯好啤酒的诞生,要经过24道工序,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在生产车间,仝奋飞指着运转的设备说。
作为酒体设计师,仝奋飞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对原料、工艺、设备的全链条把控,更是搭建起一支专业过硬的技术团队。“酵母是啤酒的灵魂,外来菌株在南阳水土‘不服’。”仝奋飞表示,为了成功培育出适配南阳水土的专属酵母菌种,他们进行菌株培育,模拟南阳水质测试12株德国酵母,每天监测生长与代谢数据;以舌尖为“仪器”,每天品评20多杯样酒,精准捕捉风味差异。经过200多次试验,团队终于培育出“NY-01”酵母,用其酿造的小麦白啤,泡沫绵密、果香萦绕,成了爆款。
原料上,仝奋飞坚持选用“全球优选+本土创新”,经典款精酿选用优质麦芽与德国啤酒花,威士忌系列则搭配澳大利亚大麦和比利时酵母;为融入南阳月季、信阳毛尖,经百次试验创“低温萃取法”,月季冻干后0℃提香,毛尖用75℃温水浸提去涩,“原料得无农药残留,配合精准技术,才能‘零添加’还够味”。
仝奋飞带领研发团队将新鲜水果汁与啤酒发酵液精准调配,先后开发出淡色艾尔黄啤、牛奶世涛黑啤、小麦白啤、水蜜桃果啤、花椒啤酒、鲜姜啤酒等40余品种;2021年,更是跨界研发威士忌,以“15斤啤酒酿1斤”的精控工艺,打造出“德弗莱”品牌,赢得“豫酒(南阳)名片”的殊荣,更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与进口大牌同台竞技。
行业深耕:从标准制定到生态共建,赋能产业发展
“一杯啤酒的价值,不止于饮用,更在于它能带动一条产业链,让更多人实现梦想。”作为京德啤酒的创始人、酒体设计师,仝奋飞从未局限于自家产品,而是以“行业共建者”的身份推动产业升级。在他看来,“好的设计需要行业土壤的滋养,而健康的行业生态需要标准与人才的支撑。”
早期精酿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2017年,京德酒业作为全国唯一的精酿啤酒设备生产厂家,受邀参与中国酒业协会“工坊啤酒”团体标准起草;2018年,又参与制定中国轻工业机械协会“工坊啤酒设备行业标准”,从设备参数、生产规范到品质检测,为行业提供了清晰的“标尺”。此后,他进一步推动威士忌国家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产威士忌领域的标准空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深知“人才是创新核心”的仝奋飞,2018年联合南阳理工学院创办“京德精酿啤酒学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他邀请德国柏林酿造学院的Jan Biering教授等国际专家授课,将86种配方数据与40多项专利技术转化为教学资源,累计培训数千名专业酿造人才。同时设立“奋飞奖学金”,捐赠价值50万元的教学实验设备,为行业输送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新鲜血液。
从初遇啤酒时的专业向往,到研发设备时的攻坚克难,再到引领行业时的责任担当,仝奋飞用30余年的坚守诠释了“啤酒设计师”的深层内涵,不仅是风味的创造者,更是技术的革新者、标准的制定者与生态的构建者。这份以匠心为笔、以科技为墨的坚守,正在让中国精酿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未来,我们会继续以技术为核心,把南阳精酿做得更精更强。”谈及规划,仝奋飞眼神坚定,“目前公司也推出了威士忌作为种子产品,但啤酒始终是我们的主业。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南阳不仅有好山好水,还有用匠心酿就的本土精酿。”(南阳晚报记者 张飞 文/图)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玉润千年开新境 “链”动万象启华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