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文明乡风。自本报开设“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专题以来,持续受到广大市民朋友及网友的关注。连日来,大家纷纷拨打热线电话或发送邮件参与话题讨论,为南阳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文明乡风,出谋划策、推荐典型、分享体悟。
“以前办个喜事,彩礼高得吓人,酒席动不动摆几十桌;办个白事,请戏班、讲排场,折腾几天,家家都喊累。”唐河县大河屯镇村民张大姐的感慨,道出了过去乡村婚丧嫁娶的沉重负担。她来电表示,近年来大河屯镇以移风易俗为抓手,通过“制度约束+群众自治+文化浸润”三重路径,让村规民约有了“硬杠杠”,谁家办事有红白理事会“管到底”,“移风易俗宣讲团”编排快板小品讲解政策,让“老讲究”变身“新风尚”。
市民林先生来电说,日前宛城区文明办联合宛城区人民法院,先后深入茶庵街道袁黄庄村、樊庄村,开展了“抵制高彩礼”专题宣讲。“法官同志结合审理过的真实案例,生动深刻地剖析了高彩礼带来的危害。同时,他们还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中关于彩礼返还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哪些情形下支持彩礼返还请求,为民众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指引。这样以案说法的方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弘扬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也得到了现场群众的热烈反响和积极认同。”
“从2020年开始,俺们镇平县彭营镇李和庄村已经累计为68名大学生发放奖学金4万余元,现在村里形成了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谢女士来信说,村里还以德孝文化为依托,以文明实践积分兑换为“杠杆”,开设“文明积分存折”,对先进典型给予对应积分奖励,倡导全体村民积极弘扬文明乡风,坚决遏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做时代新风的传播者、践行者。
网友“知秋”留言表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需要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抓下去。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解决农村青年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增收致富、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婚恋成功率。”
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离不开你我他的共同参与,市民可通过热线电话0377-63296666、电子邮箱nyrbsqgb@163.com或“群众呼声”微信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让我们一起行动,献策献力,引领乡风文明落地开花,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文明力量,共建南阳新风习习、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全媒体记者 王 蕾)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 举办“国庆月季文化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