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时至,金秋有约。“中华玉都”向四海宾朋发出“邀请函”:9月28日—10月3日,南阳第二十届玉雕文化节将精彩呈现。
顾客在摊位前选购心仪玉器。全媒体记者 胡少佳 摄
从家喻户晓到口碑载道,作为我市举办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化盛会,玉雕节从1993年首办至今,已成为我市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
以玉会友、以玉促融,产旅融合、相融共业……一步一个脚印谋划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通过举办精品展评、产业对接、项目考察、招商推介等,我市的产业竞争力、环境吸引力、城市承载力得到全面提升与立体呈现。办会的聚合效应和外溢效应持续释放,建设国际玉文化创意产业高地、打造“千亿级玉产业集群”的蓝图从规划走向实践,从愿景转化为现实。
开放共享
产业乘势跃迁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阳玉雕始终是闪亮的存在。2021年入选“中国考古十大发现”的南阳黄山文化遗址,被文物专家认定为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制玉大型聚落。镇平玉文化作为南阳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考证,玉雕加工始于石器时代,成于夏商,兴于汉唐,精于明清,盛于当今。
200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以玉为媒促发展”的重大决策。好风借力上青云,我市玉产业不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海纳百川的气魄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村村琢璞响、户户玉生光的玉雕产业高地,在传承创新发展中不断续写时代新篇。
深刻认识人才支撑的重要性,我市始终坚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历届玉雕节中成功组织了“天工奖”“玉华奖”“华玉杯”等国家级赛事,有力推动玉石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选拔—培养—实践—提升”的全链条培育机制逐步夯实,玉文化作品艺术水平和文化价值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大师”2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人、玉石雕刻大师39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16人,省级玉石雕刻大师1073人、高级技师109人、初中级技工超万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勇表示:“南阳玉雕技艺和人才培育已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大力推动智能化改造,玉文化全产业链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推动产业能级大幅提升,实现了工业化、标准化、智慧化转型。
丰富的独山玉石矿资源、精湛的玉雕技艺、全国玉石交易集散地玉料优势等赋予“中华玉都”新的发展优势。产业链优势日益凸显,从原料采购到设计创意、生产加工、文化研究,从人才培养到品牌创建、质量检测、宣传推广,从市场营销到电商服务、现代金融、包装物流,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
规模效应日益凸显,100多个世界上已知的玉种在镇平均有加工销售,镇平县形成玉雕专业村50个,拥有大型玉雕专业市场15个,玉雕专业户近1.5万户,各类玉雕精品门店、摊位4万多个,玉雕加工群体占全国加工群体的70%,县内外从业人员达40万人,年销售额突破500亿元,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了“玉料买天下、玉人走天下、玉器卖天下”。
从“历代琢玉”到“玉脉赓续”,从“手工作坊”到“智能工厂”,从“单一产业”到“全链融合”,在大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的进程中,“中华玉都”正加快建设“千亿级玉产业集群”。
优势再造
重塑发展范式
因时顺势转型升级,我市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找准发展“着力点”,打造产业“新引擎”。
“玉雕节具有鲜明特色,适配与服务我市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助力各行各业提升品牌价值、加强行业联动,赋能产业升级、优化消费结构。”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铁红表示。
以节会效应实现博采共进——
玉雕节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金名片”“助推器”,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招商引资、打造城市名片、撬动产业发展、激发消费活力方面,产生了“一业带百业”的乘数效应。
以“四链融合”推动协同发展——
大力实施“玉+战略”,落地落实“十大工程”,关键要素协同整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重塑发展范式,推进玉产业工业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实现产业提质升级,以大品牌、大集群、大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高地加速隆起。
以项目支撑强链补链延链——
以节为媒引客来,以诚为信促招商。推介会现场,高朋满座、嘉宾云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介详实介绍了我市优渥的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状况等,解读了企业家关心的税收、金融、产业、土地政策,让参会嘉宾充分感受到南阳的热情活力、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
一次次握手交流,一个个落笔签名,一项项合作达成。一批涉及基础设施、文化服务、产业协同、主题旅游等方面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近年来,完成各类重点项目投资120亿元。《和氏璧》主题演艺好评如潮,特色旅游线路进一步丰富了玉文化业态内涵,玉文化旅游景点每年吸引游客120万人次,文产旅深度融合。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有效激发、加力释放。
跨界融合
擦亮城市名片
玉雕节成为我市的文产旅“推介官”,为我市引流量、添增量,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发展的活力源。
“节与城”共融共生,以节彰文、以节促旅、以节兴业、以节聚商,玉雕节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点,对经济、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城市形象等各方面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市场繁荣的玉文化产业、热情好客的南阳人……全方位展示城市良好形象。中央主要媒体和省市各媒体的重要时段、重要版面,纷纷聚焦南阳,大篇幅、多容量、高频次的宣传报道,在持续提升南阳玉雕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让南阳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走向了更深更广的远方。
文产旅融合发展,精耕细作创优全链路文旅服务,穿珠成链形成立体多元的全域文旅产品,把“吃、住、行”的人间烟火沉淀为“品、享、鉴”的深度体验,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市场红红火火,“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城市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更上一层楼。
南阳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南阳玉器精品不仅走进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博鳌亚洲论坛,多件精品力作还被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收藏。南阳独玉品牌正在发扬光大,“中华玉都”品牌大放异彩。南阳玉雕节,业已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品牌节会。
“今年的玉雕节强化了绿色化、创新化、数字化理念,将进一步放大玉雕节综合带动效应。”镇平县玉管委主任宋哲表示。南阳第二十届玉雕文化节以“如花似玉·宛美南阳”为主题,紧紧围绕“促文创引领、促消费升级、促产业转型”目标,秉持“玉雕为媒、文旅引领、数智赋能、跨界融合”工作思路,策划组织了玉文化“产、学、研”系列活动、文化文旅文创系列活动、招商引资及商贸系列活动、宣传推介系列活动等。
持续升温的玉雕节充分释放磁场效应,为我市汇聚了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新朋旧友正跨越山海,奔赴金秋之约,寻找合作机遇。
以“展”促“消”,线上发力,“南阳出好玉”话题加速升温。镇平县电商协会会长、真玉天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满多介绍:“玉雕节更像一个强大的‘聚光灯’和‘引力场’,吸引着更多优质平台、渠道商和消费者的目光。经过多年发展,如今,镇平电商从业者超4万人,日均发件量30万单,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连续3年位居全省县域电商发展指数第二名。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南阳玉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带来无限机遇。”在数字化、全球化浪潮中乘势而上,真玉天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欧洲重要珠宝设计制造胜地意大利瓦伦扎市达成合作意向,将围绕学习交流、品牌建设、制造销售展开全面合作,为“全球玉文化消费中心”建设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镇平县委书记艾进德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把玉文化产业作为强县富民产业来抓,以建设“全球玉文化消费中心”为目标,深入实施“玉+”战略,谋划制定玉雕人才振兴工程、玉雕珠宝化培育工程、原石交易规范化建设工程、玉创意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玉文旅引领工程等玉文化产业十大工程40个重点项目,推动玉文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让千年玉都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华玉都”以节为媒,踏歌而行,在砥砺奋进中收获成果、尽展风采。(南阳日报记者 柏伴雪 全媒体记者 胡少佳)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第二十届玉雕文化节即将开幕 共赴盛会 “玉”见更多精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