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全媒体记者李 辉)9月26日,市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发布秋播技术指导意见,围绕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及播种管理等关键环节提出建议。
优选良种。建议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审定的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如郑麦、周麦、百农、宛麦等系列。这些品种在丰产性、抗倒伏、抗寒抗旱及对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等主要病害的抗耐能力方面表现良好。种子处理。茎基腐病发生区,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包衣或拌种;地下害虫和苗期蚜虫、红蜘蛛较重地块,宜采用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处理;病虫混发区,建议使用杀菌剂与杀虫剂复配药剂。坚决杜绝“白籽”下田。科学施肥。推行秸秆还田,配合施用配方肥,每亩40-50公斤。鼓励增施有机肥,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公斤。缺素地块注意补施锌、锰、硼等微肥。精细整地。前茬收获后及时进行秸秆还田和深耕(25厘米以上)或深松,整地应达到“深、透、细、平、实”,做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精准播种。适宜播期为10月15日至25日。适量播种,亩播量以10-12.5公斤为宜;晚播田每推迟3天,亩播量增加约0.5公斤,最高不超过15公斤。播深控制在3-5厘米,推广宽幅精播,苗带宽7-10厘米。播后及时镇压,秸秆还田地块建议镇压1-2遍,以促根下扎,增强抗旱能力。
市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指出,当前小麦备播形势总体有利。要重点落实秸秆还田、深翻深耕、精细整地、种子包衣、镇压保墒“五大”措施,强化“五适”播种技术,力争一播全苗、壮苗越冬,为明年夏粮丰产提质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全省441名老年体育爱好者齐聚南阳市展活力—— 最美夕阳红舞动新南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