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如画,丹桂飘香。
9月25日,第二期全国市域科普交流活动在我市举办。来自中国科协和天津、内蒙古、浙江、福建、河南、贵州、青海、新疆等省(区、市)的科协代表、科普专家齐聚一堂,共话科普新路径,共谋科普新发展。
群贤毕至,思维碰撞火花闪耀
活动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武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作专题宣讲,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科普立法的背景、意义与实施路径,为各地科普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和政策指引。在典型发言环节,多个市级科协代表分享了区域科普资源整合、品牌打造、精准服务的创新案例,展现了基层科普工作的创新活力与实践智慧。
现场思维碰撞,掌声此起彼伏。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活动搭建了一个互学互鉴的优质平台,为加强科普工作拓展了新思路、新方法,也为市域层面的科普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家表示,下一步将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建强人才队伍、打造活动品牌,以市域科普助推城市发展,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观摩互动,感受科普“南阳实践”
当天下午,与会代表走进内乡县中以农业园和宛城区万达广场现场观摩。在内乡中以农业园,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果蔬新品种示范棚等展示了现代农业科技与科普的深度融合。园区负责人介绍:“这里不仅是农业技术推广基地,更是面向学生、农民开放的‘田间课堂’,每年接待研学团体超万人。”
在宛城区万达广场,商超内部的科普表演、科普展台、互动体验区引人驻足。我市创新推动科普进商超、进影院、进公园,让科学知识融入市民日常购物、休闲场景。“没想到逛商场还能带孩子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这种形式接地气、有新意。”一位与会代表感慨道。
经验共享,破解科普“关键难题”
交流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还围绕市域科普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创新发展路径等核心议题深入开展讨论,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凝聚发展共识,为破解科普工作痛点、推动市域科普提质增效探寻新路径。
其中,南阳市科协在交流中亮出的“成绩单”亮点纷呈,硕果累累:打造“青芒工坊”“仲景科普行”“科普惠三农”三大品牌;构建覆盖城乡的科普阵地网络,注册科普信息员34.16万人,注册量、传播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我们将坚持‘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推动科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赋能’转变,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南阳市科协负责人说。
本次活动通过政策引领、专家解读、实地见学与思想碰撞,不仅实现了跨区域科普经验的深度融合,更让与会者对新形势下市域科普工作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效激发了科普创新活力。未来,这些成果将转化为推动全国市域科普协同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科普事业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与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全媒体记者 王 冰 通讯员 张 娟)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南阳: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