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续暖探文脉 枫杨树下说西峡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归乡续暖探文脉 枫杨树下说西峡
作者:  曾碧娟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9月22日的西峡山城,清风拂面,微雨润人。李佩甫、周大新、王跃文等著名作家,以及首届乔典运乡土文学奖获奖作家、名刊编辑一行,参加“归乡续暖探访西峡文脉”文学采风活动。活动中,他们追忆先贤文字,参观特色民俗,品尝本地特产,探寻西峡文脉。

  

  乔典运文学馆如今是西峡县对外开放、宣传公益文化事业的窗口,是西峡建设文化大县、旅游大县的文化新名片,作家们首站去到那里。在馆内,作家们对文学馆的规模、丰富的功能以及展厅赞叹不已。面对乔典运的生平简介和创作轨迹,名家们驻足颔首,频频感忆交流。

  

  在五里桥镇白庙民俗文化村,善于发现和记录的作家们纷纷找到了各自的兴趣点:有的聚在方言墙边猜方言,“挖蹦子”“彪人”“夜儿黑”,一个个饶有兴趣地追问,得知答案后或恍然大悟或开怀大笑;有的在民俗农具、票据、炊具前研究揣摩,和记忆中家乡的工具对比并存照。

  

  作为西峡特产的猕猴桃每到一处都被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著名作家王跃文连连说“好吃”,河南作家冯杰连吃两盒,坦言“就是和外地买的不一样”。即使是南阳最为常见的“三根汤”,也让几位南方来的女作家羡慕地说:“比我们用鱼腥草熬制的凉茶好闻、好喝多了。”

  

  在丁河镇木寨村一棵数百年的枫杨树下,几把竹椅子一放,不论外地名家还是本土作者,大家随意而坐,娓娓而谈,说西峡历史、话古道桑麻。李佩甫谈文学精神、说西峡气度。王跃文感慨,西峡青山绿水、满地繁花,是一片英雄的土地。

  

  这一刻,作家们质朴真诚,妙语如珠,在豫西伏牛山腹地,引领围观者真正抵达诗意流淌的文学“县”场。

  

  正如主持这场漫谈的著名作家冯杰所说,枫杨树下的话题虽然短暂,但是他们讲的每一句,枫杨树会听到,会记住,会扎到根上,会发芽开花,就像我们的文学一样,枝繁叶茂。(全媒体记者 曾碧娟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