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 LIVE精准出击!黄河防汛智能体“芯”护安澜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 LIVE精准出击!黄河防汛智能体“芯”护安澜
作者:  光明网

image.png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黄河防汛智能体深度融合属地与黄委会专业力量,就是要解决传统防汛水情传得慢、指令下得慢、联动同步难的问题,把防汛主动权牢牢攥在手里。”9 月 18 日,在“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记者来到位于黄河岸边的郑州黄河防汛前线指挥中心,实地探访惠济区如何以科技赋能,守护黄河安澜。

  这里不仅呈现大屏数据,还能看到一条数字孪生的黄河之景。当下,借助黄河防汛智能体,犹如拥有“千里眼”“顺风耳”之能。

  据了解,黄河在郑州奔流百万年,辖区内 160 公里河道“宽浅散乱、游荡多变”,险工、控导工程密集,尤其是惠济区花园口段,位于“地上悬河”的起点,肩负“保城市、保枢纽”重任。

  相较于传统防汛模式,常因信息传递滞后、多方联动不畅陷入被动,而如今,惠济区以“党建+网格+大数据”为抓手,打造的黄河防汛智能体,正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走进占地 3477.5 平方米的郑州黄河防汛前线指挥中心,指挥大厅内的屏幕实时呈现汛情动态。“我们将25公里黄河大堤拆分123个巡防网格,以‘1、3、4’配比组建防汛队伍,24 小时不间断巡堤护防。”郑州市惠济区委智慧城市运行办公室副主任张钊介绍,依托党建引领,惠济区构建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多部门统筹”的指挥体系,让防汛力量织成“一张网”,实现集中办公、统一指挥。

  数智赋能让防汛体系连成“一条线”。该智能体构建“智防+技防+人防”三位一体模式,即利用无人机空中巡查、AI 视频监控、“智能石头”实时监测,筑牢“技防”屏障;数字化平台整合水文数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精准预演汛情;内置的300余条防汛任务指令,能根据黄河水流量自动匹配防汛等级,生成待办列表,精准推送至责任单位和人员,使指挥调度如闪电般一键“闪送”到位。

  “每当一线人员巡防时,会把现场画面实时回传系统,为决策提供支撑。”张钊表示,通过“一核统多元”协同作战体系,防汛指令下发与响应时长大幅缩短,任务处置反馈闭环率达100%,风险区域、应急资源、滩区群众信息“一屏统览”。

  从传统“人防为主”到如今“智防先行、多方联动”,惠济区黄河防汛智能体内置300余条防汛任务指令,会根据黄河水流量数据自动对应防汛等级,形成待办指令列表,以多“芯”筑牢黄河安澜“数字盾”,为赋能沿黄城市防汛献“智”鉴。(光明网记者 王一涵 文/视频)

责编:曾震宇 ]


编辑:金恒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