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 黄河激流从洞群喷涌而出,大浪滔天,巨瀑飞泻,昔日桀骜不驯的忧患之河,如今在科技赋能下迎来了岁岁安澜。
世纪工程 治理黄河的关键枢纽
金秋时节,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多条排沙洞开启,巨大水流喷涌而出,升腾起白色雾气。这座控制着黄河流域绝大部分流域面积、径流量和泥沙的关键工程,正在进行着今年的调水调沙作业。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因其径流泥沙含量世界居首,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悬河,历史上屡屡发生水患。早在上世纪中叶,黄河水利委员会就开始在小浪底坝址开展勘探测量,经过数十年的勘探论证,最终建成了这座被中外水利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难题,建设者们攻坚克难,在有限的山体内开挖出众多洞室,构建了世界上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地下洞群布置最密集的水利工程,创造了多项国内和世界纪录。
调水调沙 凝聚治黄智慧的核心技术
人工"清洗"黄河,是小浪底凝聚中国智慧的创举。今年夏季,随着多条排沙洞闸门的开启,黄河调水调沙作业正式启动。这项技术借助自然的力量,通过大型水库的人工调节,将淤积在黄河河道和水库中的泥沙送入大海,从根本上改善黄河的泥沙淤积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小浪底已成功进行了多次调水调沙运用,累计排沙量巨大。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黄河泥沙淤积的难题,更展现了我国在水资源管理和河流治理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
数字赋能 智慧管理守护黄河安澜
如今的小浪底正借助数字孪生、智能监测设备等前沿技术焕发新生。通过遍布枢纽的传感器,数字孪生系统将现实中的小浪底完整"装"进电脑,全面掌握大坝的各个坝段、每一扇闸门,以及下泄水流形态、河床泥沙淤积等情况。
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不仅能监测泥沙淤积情况,还能通过算法识别关键工程的缺陷。数字孪生小浪底系统可提前预判库水位变化、异重流运动过程等,对调水调沙全过程进行预演,显著提高了调度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综合效益 生态民生协同发展
小浪底水利枢纽投入运营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在防洪方面,与黄河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调度,大幅提高了黄河下游防洪标准;在减淤方面,黄河下游主河槽下切明显,过洪能力显著增大;在供水灌溉方面,工程确保了黄河连续多年不断流,大大提高了引黄灌区的灌溉保证率。
与此同时,小浪底还成为了著名的生态旅游风景区。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伟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工程绿化种植养护面积广阔,水库蓄水后库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下游地区和入海口生态系统也得到有效修复,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协同发展。
如今,无人机巡航、智能监测、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正在为这座治黄枢纽注入新的活力,继续守护着母亲河的安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文图/邓波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这些不起眼的石块 竟是东汉官方"教科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