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我县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溧河铺镇专场。
发布会现场,溧河铺镇有关负责同志就“十四五”期间发展成就进行了通报,并和媒体记者围绕产业提质、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方面进行了沟通说明。
聚焦产业提质,增强发展新动能。成功引进正博机械、汉帛服饰、正山河家具制造、晟辉玩具、琛科电子等重点项目1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现有规上工业企业28家、贸易企业3家、服务业企业3家,王坡、溧河两大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32家,带动就业3800余人。以孙楼村为核心,大力发展“小麦+西瓜+娃娃菜”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辐射带动周边11个村,种植面积达1.5万余亩,“高山”牌娃娃菜成为远销全国的“金字招牌”。周营村的西瓜、冯营村的桑葚、屯头村的黄桃、吕阁村的冬桃等特色种植业“多点开花”,农业特色产业年总产值突破3亿元。建立“一项目一专班”服务机制,累计解决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问题189项,协助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
聚力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7.2万亩,全镇每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年产量超13万吨。坚持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抓手,累计整治溧河、沙河等河道29.5公里、清理沟渠61公里,集中力量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堆放、黑臭水体、小型养殖场等顽固问题,累计整治问题点位3200余处。打造“口袋公园”8个、街心花园3处,安装太阳能路灯650盏,实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同步提升。累计消除风险86户279人,发放低保、特困、残疾补贴等救助资金超600万元,完成危房改造200余户,有劳动力的脱贫人口就业率达100%。
紧扣民生改善,提升群众幸福感。累计新修通村入户道路36.3公里,铺设下水道18.25公里,重建桥梁4座,硬化村内支渠河道6.2公里,惠及全镇27个行政村。新建和改造党群服务中心18个,打造乡村大舞台13处。组织开展送戏下乡、健康义诊等惠民活动百余场,累计服务群众超万人次。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5%,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各类民生资金做到应发尽发。深化“警司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5%。科学划分277个微网格,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确保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问题1 : “十四五”期间,溧河铺镇在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成效如何?
答:我们主要从“宣、约、评”三个方面综合施策:
一是宣传教育引导(“宣”):构建全方位宣传矩阵。通过乡村大喇叭、宣传栏、墙绘、微信公众号专栏等广泛宣传;组织志愿者入户“拉家常”式讲解,各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定期开展“会长说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化教育群众;同时创新采用“文艺+宣讲”模式,镇级层面组织了移风易俗宣讲队,创作如“移风易俗三句半”等节目,或借助“戏曲进乡村”活动,在惠民演出中生动传递文明理念。
二是村规民约约束(“约”):全镇各村普遍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将宴请标准、待客范围、彩礼上限等具体内容纳入其中,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准则。同时,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对其成员进行培训赋能,落实“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回访”的全流程管理,确保规矩落地。目前我镇所有行政村均已完成此项修订工作。
三是典型评议带动(“评”):深入开展“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等评议活动,通过群众推荐、民主评议、公开公示,挖掘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并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群众,树立学习标杆。
成效上,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群众负担减轻了,人情债少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了越来越多村民的自觉行动。
问题2 :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请简要介绍溧河铺镇在“十四五”期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十五五”招商工作打算。
答:近年来,溧河铺镇紧紧围绕我县三大主导产业,精准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例如汉帛毛衫、正山河智慧家居、强盛木制品、豫达复合板材、晟辉玩具和荣迪泓毛绒玩具项目等,涵盖了纺织服装、家具、玩具、工艺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领域,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现有规上企业28家,共计申报省市重点21个。溧河和王坡两个工业园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已先后入驻企业32家,形成了以亿品电子、正博机械、锦绣九洲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企业,带动就业3800余人,为溧河铺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接下来,溧河铺镇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在县产业园区打造以汉帛毛衫和汉玉服饰为龙头的针织、毛衫产品生产基地;在溧河工业园区打造以民生针织和紫苏纺织为龙头的劳保用品生产基地;在王坡工业园区,着力构建以强盛、豫达、正山河、荣迪泓、晟辉为核心的玩具及智慧家具生产中心。同时,全力盘活王坡工业园区和溧河工业园区的闲置厂房,积极配合企业开展厂房翻新与改造工作,加快溧河铺镇移民产业园建设步伐,为未来招引更多优质企业以及承接企业转移扩能提供坚实平台保障,以真抓实干的精神全面提升镇域经济活力。
问题3: “十四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请问溧河铺镇在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答: “十四五”期间,溧河铺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产业兴旺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我镇每年完成小麦等粮食播种面积15万亩,总产量13万吨。全镇高标准农田面积突破七万亩,有效提升亩产效益和产品品质。成立新野县娃娃菜协会,以孙楼村为中心辐射周边镇村,探索形成“一年三茬”即“小麦+西瓜+娃娃菜”的种植模式,农户亩均增收4000元。积极利用百亩荷塘优势,形成了集种植、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田园综合体,促进周边多个村庄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立足特色产业,推动周营西瓜、庄营火龙果、屯头蟠桃、冯营桑葚不断发展壮大,全镇洋甘菊、杭白菊等特色植物种植面积达500余亩,并建立了烘干厂延长产业链,培育了“高山牌”娃娃菜、“屯沙岗”蟠桃、“顺天寨”黄酒、“乃心”蜂蜜等知名农业品牌,做优做精做强了特色优势农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乃心商贸,发展农村电商,支持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与大型商超、生鲜平台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同时,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领办合作社、提供服务等,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将更多农户紧密嵌入产业链条,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逐步走出了一条振兴乡村产业、促进群众增收的新路子。
编辑:新野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