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枣园镇:烟叶+红薯”喜获“双丰收”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镇平县枣园镇:烟叶+红薯”喜获“双丰收”
作者:  李晓宁

南阳网讯(通讯员 李晓宁)近日,镇平县枣园镇的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烟叶采摘已接近尾声,金黄的烟叶铺满烤房,而烟垄之间套种的红薯生机勃勃、长势旺盛,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节的到来。通过推广“烟叶+红薯”套种模式,枣园镇不仅实现了烟叶生产的稳产增收,也为群众开辟了新的致富路径,真正让一块田里“产”出了双份收益。

在枣园镇烟薯套种示范基地,烟农们正忙着进行最后一批烟叶的烘烤工作,脸上写满了欣慰。“今年烟叶长得比往年还好,亩产估计能超过350斤!”正在劳作的老烟农张学群高兴地说,“更让人高兴的是,烟叶地里的红薯一点儿也没耽误。你看这薯秧多茂盛,秋天肯定又是个好收成!”

枣园镇是传统的烟叶种植区,过去烟叶收获后土地往往有一段闲置期,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为解决这一问题,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近些年年开始试验并推广“烟叶+红薯”套种模式。该模式利用烟叶生长中后期垄间的空闲土地种植红薯,两种作物共生时间短、互不干扰。而且,由于烟田肥力充足、管理精细,红薯几乎不需要额外施肥,降低了生产成本。

“烟叶植株高,红薯匍匐生长,两者在空间上互补;烟叶收完之后,红薯还能继续生长到打霜前,时间衔接得非常顺畅,”枣园镇农技员梁朝平介绍。目前,这一种植模式已在全镇19个村推广,面积达4000亩,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

“烟薯套种”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山南村村民申飞雄算了一笔账:“以前只种烟叶,一亩地净利润5000元左右。现在套种红薯,烟叶收入没减少,还能多收3000多斤红薯,加工成粉条又能多赚三四千元!”实实在在的收益吸引越来越多农户加入到套种行列。

枣园镇政府还积极对接县“同福小康”平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对红薯实行订单收购和深加工,生产粉条、淀粉等产品,有效提升了附加值。同时,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发放种植补贴等措施,鼓励农户扩大规模,完善产业链条。

“‘烟薯套种’既巩固了烟叶这一传统产业,又培育了红薯这一特色产业,是枣园镇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多元发展的有力举措,”枣园镇镇长陈卓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优化技术服务体系、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群众通过“一地双收”模式走上致富路。

眼下,枣园镇的田野里烟叶飘香、红薯茁壮。农民们在丰收的喜悦中,绘就出一幅“一地双收、产业兴农”的美丽画卷。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