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 余旋 杨志硕)丧事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的少了,喜事新办、简办文明的多了……近年来,镇平县杨营镇以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为目标,聚焦“丧事减办、喜事新办”等重点难点,创新运用网格化管理、积分激励、多元宣传等多种方式,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落地生根,让文明新风逐渐浸润民心、蔚然成风。
网格化管理,精准入户倡新风
“以前觉得场面不大没面子,经过网格员多次上门耐心讲解,才明白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顺,大操大办反而增加了负担。”杨营村村民王大姐在为其父亲办理丧事时,主动选择了控制规模。这一转变,得益于杨营镇推行的“网格化+移风易俗”工作模式。
杨营镇将移风易俗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全镇844名专兼职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化身移风易俗的“宣传员”和“监督员”。定期走访入户,用拉家常的方式细算“人情账”、“经济账”、“风气账”,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同时,网格员及时掌握辖区内的红白事信息,提前介入提醒,主动提供帮助,确保“丧事减办、喜事新办”的要求落到实处,实现了管理服务到户、文明劝导到人。
积分超市激励,文明行为可“变现”
为了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杨营镇巧妙引入“积分制”管理,将“文明分”变成“实惠品”。
在白庄村的“文明积分超市”里,货架上摆满了洗衣液、纸巾、食用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品不能用钱购买,只能用积分兑换。村民如严格遵守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在婚丧嫁娶中做到一切从简、不铺张浪费,便可获得相应积分。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也能获得加分。
“省下了办酒席的钱,还能用文明行为攒积分换东西,这事划算又有面子!”刚刚用积分兑换了一瓶洗洁精的李大姐高兴地说。积分超市的运行,让移风易俗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形成了正向激励循环,节俭办事、崇尚文明逐渐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追求。
宣传形式多样,潜移默化润人心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是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一环。杨营镇在宣传引导上持续发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线上,充分利用各村村民微信群、大美杨营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移风易俗倡议书、优秀案例等信息。线下,开展“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群众。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组合拳,杨营镇的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群众负担切实减轻,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杨营镇将继续探索长效机制,巩固已有成果,让文明新风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