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岳建义)金秋到来清风爽,开学钟儿高声响。为切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努力打造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5+2”课后服务课程模式。新学期,镇平县柳泉铺镇第一中学小学小学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聚焦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了课后服务课程体系,让课后服务工作多姿多彩。
学校充分挖掘课后服务的育人功能,在课后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两方面探索创新,使课后服务“课程化”,服务内容“多元化”。我校发挥教师特长、运动场地等优势,为学生们提供了多元的设备、不同的场地、专业的老师;学生们纷纷走出了教室,走向操场、各功能室等指定活动地点。孩子们阅读、唱歌、跳舞、画画、下棋,练书法、做手工,在操场上踢足球、打乒乓球……忙得不亦乐乎,这一幕幕都是我校开展课后服务的真实情景。独具特色的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每个社团都各具特色,以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使课后服务实现“既有温度,又有特色”,有效助力了学生全面发展。
01“快乐阅读” 阅读悦美
以“快乐阅读”为抓手,在乐读书社团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开展以画面欣赏、教师讲述、学生表演等多种形式的阅读课程,带领学生走进阅读世界,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喜悦。在绘本的世界里,学生被精彩纷呈的故事和精妙绝伦的画面所吸引,听得专注认真,看得入情入境,演得妙趣横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书籍点亮人生,墨香滋养心灵。阅读活动中,老师为孩子提供了轻松的阅读氛围,注重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激发孩子读书的欲望,让孩子在阅读中认识世界,提升素养,开拓视野,获取知识。
02足尖生风 舞韵飞扬
舞蹈是一个深受该校女生喜爱的社团,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精神,培养学生的勇敢、自信、团结,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展现自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喜欢看同学们认真训练的样子,动作一致,节奏感强!课后舞蹈练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不怕吃苦精神,又促进了学生骨骼发育,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充分的脑力休息,互相促进,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03趣味棋类 棋如人生
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跳跃,趣味五子棋棋盘上的孩子们正展开一场智慧的较量。“落子无悔、落地生根”,他们眉头紧锁,认真思考每一步落子,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坚定。在这里,没有年龄的界限,只有思维的碰撞。通过对弈,孩子们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全局意识。在繁忙的学业之余,孩子们需要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去释放天性,追寻兴趣,结识朋友。一小的课后服务,正是这样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天地,让孩子们在这里追逐梦想、施展才华、收获成长。
象棋桌旁,小棋手们眉头微蹙,指尖捏着棋子悬在半空。“啪”的一声,红马跳出“日”字格,直逼黑方腹地;对面立刻“挺车”过河,棋盘上顿时硝烟弥漫,楚河汉界间尽是无声的攻防。
跳棋区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彩色弹珠在六角棋盘上排成长龙,有人凝神计算路线,指尖一推,弹珠便“嗒嗒”跳跃,连续越过三枚棋子,落进空位;旁边同学忍不住拍手叫好,棋盘上的色彩也随着弹珠的穿梭,织成一道灵动的弧线。
04探索科技 玩转电脑
计算机社团主要开展的是软件应用和电脑编程。文字的编辑,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wps的基本功能,学会了格式化文字,学会了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框,插入表格以及插入自选图形,并且学会了相应的设计。通过社团活动课,同学们都收获很大,在最后一堂课上都交上了一幅令人满意的答卷。
05 “音”为有你 “乐”然心动
合唱社团的教室里,孩子们挺直腰板,眼神专注,稚嫩的歌声汇聚成美妙的旋律。从基础的发声练习到完整的歌曲演绎,他们用纯净的嗓音诠释对音乐的热爱。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了和声配合,一首首动人的歌曲从这里飞向校园的每个角落,传递着童真与欢乐。音乐活动中,老师给学生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
06 墨润童心 书写童真
墨韵书社中,老师手把手纠正孩子的握笔、写字姿势,先打好“双姿”基础,再教横画的书写规律:范写、练习、指导,一笔一画间,孩子慢慢掌握横画的起收转合,感受书写的工整之美。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书法教室里飘着淡淡的墨香,课桌上铺开的宣纸如薄雪。同学们握着毛笔,有的踮着脚尖悬腕,有的手肘撑着桌面,一笔一画临摹字帖上的“運”与“進”。墨汁在笔尖晕开,有人写得急了,笔画歪歪扭扭,像调皮的小泥鳅;有人慢慢运笔,撇捺舒展,字儿便有了几分清秀模样。老师用心地书法指导,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汉字之美,感受到我们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
07 “美”不胜收 “术”你精彩
彩笔在画纸上沙沙作响,儿童画社团的孩子们正用画笔打开奇幻大门:有的用渐变色描绘会飞的彩虹房子,有的给猫咪画上翅膀,还有的在星空里种下发光的苹果树。老师引导着孩子们用点彩、晕染等技法,把脑海里的童话世界变成具象的画面。在这里,没有“画得像不像”的束缚,只有“我想画什么”的自由,每幅作品都藏着独一无二的童真密码。“美术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表达感受,帮助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独特的线条构造和风格图案。孩子们的那份最真、最纯的童趣,承载着孩子们那个最初、最美的艺术之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08锻炼身“体” 快乐“育”人
绿茵场上,趣味足球社团的孩子们尽情奔跑。传球、带球、射门,他们在阳光下挥洒汗水,感受足球的魅力。无论是团队配合的默契,还是射门得分的喜悦,都成为了他们成长路上难忘的回忆。在这里,孩子们学会了团结协作,也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乒乓球社团里,“乒乒乓乓”的击球声清脆悦耳。孩子们紧握球拍,紧盯来球,迅速做出反应。从发球到接球,从推挡到扣杀,每一个动作都在不断进步。乒乓球社团是致力于推广乒乓球运动,提高学生体质,培养乒乓球爱好者的社团。我们旨在培养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水平、学员的技术和战术能力,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小小的乒乓球,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更让他们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收获快乐。
在学校篮球场,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拍球、运球等知识,为喜欢运动的孩子们搭建了良好平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身体素质。 镇平县柳泉铺镇第一中心小学精心打造的系列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如同一枚枚有趣的拼图,拼出了孩子快乐的课后时光——在这里,兴趣被点燃,技能被解锁,每一份体验都成为童年里闪亮的记忆,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种下兴趣种子,点燃孩子热情。当兴趣的种子遇见实践的土壤,梦想的嫩芽便在此刻悄然萌发。校长蒋永义表示,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我们将持续优化课程设计,让教育更有温度,让成长更多可能。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更优质的课后服务生态,助力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课后服务延伸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学生成长的舞台。将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实现“双减”落地有声,让孩子成长悄然绽放。柳泉铺镇第一中心小学课后服务社团活动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平台,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剪影,不仅是校园活力的生动写照,更是孩子们挖掘潜能、发现自我的宝贵天地。期待未来,更多精彩在此绽放!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