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负债的贫困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9月11日,“大别山精神永放光芒”网络媒体信阳行采风团来到了信阳市光山县东岳村,走进这片承载红色基因的沃土,探寻乡村振兴如何在此绽放出蓬勃生机。
文化为魂,振兴有力。在东岳村的乡村振兴蓝图中,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而花鼓戏正是这股力量的核心载体。作为村里的文化瑰宝,花鼓戏历史悠久,搭配皮影戏、狮子舞等 19 个民间艺术团,让 “花鼓之源、古坊东岳” 的美誉代代相传。
近年来,东岳村加码非遗保护与传承,不仅建起花鼓戏传承中心、古坊一条街,还组建了皮影戏班、大鼓曲艺队及各类民间花会表演队,每逢节假日,这些特色表演便走进景区,让非遗在热闹氛围中活态传承。为让传承 “后继有人、有动力”,东岳村双管齐下:成立以花鼓戏传承为核心的文化合作社,凝聚传承力量;同时在文化站送戏下乡、节日演出中邀请老艺人参与并给予经济补助,既鼓了老艺人的腰包,又让花鼓戏艺术形成 “传承有收益、发展有奔头” 的良性循环。
在东岳村,杭州余粮乡创团队以多元举措激活乡村活力,通过对废弃茶厂、荒坡地、传统民居进行改造,分别打造成 “冷酷火锅店 + 咖啡厅”、露营地、特色民宿,并通过 “村集体 + 企业 + 村民” 合作模式,让闲置资产变身增收载体。运营总监邱晓伟介绍,团队还借助自身平台资源,为当地农副产品赋能 ,文创产品同样备受市场青睐。此外,双方持续挖掘非遗价值,合作推出 60 余款国潮文创,构建 “非遗云端带货 + 农旅体验” 营销体系,最终实现 680 余名非遗工匠创收、相关产业年产值超 1800 万元的亮眼成果。
“东岳村的发展,离不开党建的‘红色引擎’。” 东岳村村支书杨长家直言,村里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创新推行“支部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农户”模式。基地通过土地流转让村民获租金、优先吸纳脱贫户务工挣薪金、年底分红享收益的 “三金” 模式,实实在在带动全村脱贫户增收致富。为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东岳村还注册成立东岳实业有限公司、旅游发展公司、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三大主体,以实体化运营加快落地 “五大振兴”:以 “光山十宝” 为品牌打响产业振兴,让特色农产品走向大市场;以 “醉美东岳” 为特色推进生态振兴,让乡村成为宜居宜游的好地方;以 “花鼓之源、古坊东岳” 为名片深化文化振兴,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以 “返乡创业” 为特点激活人才振兴,吸引能人回村共谋发展;以 “筑垒夯基” 为抓手强化组织振兴,让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编辑:李冬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一座茶都绘就“红绿交融”富民答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