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南阳医专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外科张文兴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73岁高龄患者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贲门胃底大部切除及主动脉弓上吻合术,以微创技术一次性解决食管与胃双源癌难题。患者术后恢复迅速,10天即康复出院,标志着医院胸腹腔镜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张文兴教授(左二)在手术中
病情复杂:双癌并存、手术难度极高
家住唐河县的侯大爷因进食哽咽感就医,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距门齿34cm处存在长约3cm的狭窄区,黏膜溃烂出血,胃底近贲门处亦有多发息肉样病变。病理结果确诊为食管下段鳞癌和胃底腺癌,两处肿瘤相距达15厘米。
这种双源癌情况极为罕见,不仅需要彻底切除两处肿瘤,还面临消化道重建的严峻挑战。
技术突破:创新手术入路与吻合方式
传统食管癌手术需经颈、胸、腹三切口并在颈部进行吻合,但侯大爷的病变范围需切除食管中下段和近端胃大部,残留的远端胃无法上提至颈部。张文兴教授团队经过深入讨论,决定打破传统模式,采用"先腹腔镜、后胸腔镜"的序贯手术方案,并在主动脉弓上进行手工吻合。
创新吻合技术:双重保护降低术后风险
团队采用全胸腔镜下手工吻合技术,并以胃大弯组织包绕食管全周,这种创新手法既有效防止了吻合口漏的发生,又显著减少了术后胃食管反流风险。整个手术历时5小时,出血量不足50毫升,肿瘤标本分别经脐部扩口和胸部戳孔取出,真正实现了微创最大化。
快速康复:术后3天进食下床,10天出院
张文兴教授(右二)带队查房
侯大爷术后未出现明显疼痛,第3天即拔除胸管开始流质饮食并下床活动,第10天顺利出院。这种快速康复效果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的技术优势。
本例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成功,展示了医院在复杂恶性肿瘤微创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也为同类病例提供了有益参考。医院将继续稳步推进微创技术临床应用,不断提升诊疗服务质量,助力患者康复。
专家提醒:警惕"三感一痛"早期信号
张文兴教授表示,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约半数食管癌病例集中在中国。他特别提醒公众,日常生活中若出现进食异物感、胸骨后不适感、吞咽哽咽感以及胸骨后疼痛这 “三感一痛” 症状,需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病情、开展规范治疗,提升疾病治愈率与患者生活质量。
供稿:微创外科
编辑:贾红英 校审:轩雪麟 责任编辑:奈志成 监审:周星宇
上一篇:学一学,关键时刻用的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