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仲景学堂今日开班 150 余名中医药人共赴经典传承之约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邓州仲景学堂今日开班 150 余名中医药人共赴经典传承之约
作者:  崔伟


b93d70ce8277c019b951a1a26d07a57f.jpg

南阳网讯(通讯员  崔伟)8 月 23 日上午 9 时,邓州市中医院行政楼 5 楼学术报告厅暖意融融、座无虚席,“邓州仲景学堂” 开班仪式在此隆重举行。150 余名来自该市各委属委管单位的院长(主任)、主管领导及中医爱好者齐聚一堂,以 “传承经典” 为初心,开启邓州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新篇章。仪式由邓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邢德明主持。

开班仪式:锚定 “补短板”,扛起医圣故里传承责

作为医圣张仲景的故乡,邓州此次开办仲景学堂,既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基层中医药发展痛点的精准回应。仪式上,相关负责人先后致辞,明确学堂定位与发展方向。

邓州市中医院院长王守振首先致辞,他介绍,仲景学堂筹备历时半年,核心目标是搭建 “理论 + 实践” 双轨教学平台。“基层中医药人才在经典理论运用、疑难病症处置上存在短板,学堂就是要补这些缺口,为邓州中医药事业储备骨干力量。” 王守振强调,传承中医药文化是邓州的责任,学堂将为本地人才成长与文化普及提供优质支撑。

邓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赵中玉在讲话中进一步明确学堂价值。他指出,开办仲景学堂旨在传承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精髓,破解基层 “人才短缺、技术提升难” 等问题。为保障实效,学堂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公益普惠,全程免费授课,降低学习门槛;二是时间适配,课时安排在双休日与节假日,确保在岗从业者能参与;三是名家领衔,由国医大师唐祖宣牵头,汇聚南阳、河南乃至全国中医药名家,通过 “现场授课 + 学术研讨 + 病例复盘” 模式,兼顾理论深度与临床指导性。“让中医药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关键在人才,核心在传承。” 赵中玉说,最终要让更多人 “接触经典、学习理论、运用技术”,让中医药更好守护群众健康。

 

105192c2a4a930b6ef2b25673b62dc3b.jpg

首讲开讲:周雪林 41 年临床经验解码经方实战

上午 9 时 35 分,开班仪式刚落幕,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老师、南阳市第一批名中医、邓州市中医院原副院长周雪林主任医师便以《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为题,带来首场授课。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周雪林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领衔人,拥有 41 年临床经验的他,从 “医圣溯源” 与 “经方实战” 两方面展开,让经典理论 “活” 起来。

在 “医圣精神溯源” 环节,周雪林结合《后汉书》《伤寒论序》等史料,系统梳理张仲景生平与学术成就:张仲景(约公元 150 年 —219 年),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今邓州穰东镇)人,10 岁拜名医张伯祖学医,后任长沙太守时首创 “坐堂行医” 制度;建安年间,因家族三分之二人口死于瘟疫,他辞官隐居,耗时五年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 “六经辨证”“八纲辨证” 体系,该书被尊为 “方书之祖”,至今仍是中医药大学核心课程,对日本、朝鲜等国医学影响深远。“作为故里人,传承他的思想是我们的责任。” 周雪林的话让学员更添文化认同。

为让经典落地临床,周雪林结合自身经验,以 “原文引用 + 病机分析 + 用药逻辑 + 疗效追踪” 模式,分享 4 则经方验案,并现场展示舌象图、方剂示意图及治疗前后指标对比:

重剂茯苓四逆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

重剂真武汤加味救治肺癌晚期患者;

小柴胡汤、白虎汤合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仅 5 剂解决小儿持续 3 个月高热;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愈 39 岁患者因情志不畅引发的幻视幻听症。

“经方的价值,在于辨证精准后的‘一剂见效’。” 周雪林强调。据悉,他还担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唐祖宣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发表省级以上论文 40 余篇、著专著 8 部,擅长心脑血管病、急危重症诊疗,此次首讲为学堂奠定高质量基调。

 

学员反响:“既懂经典,更会用经方”

周雪林深入浅出的授课,让抽象的中医经典变得可感可用,引发基层从业者强烈共鸣。

“以前读《伤寒论》总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今天听周主任结合病例讲经方,才懂‘辨证’的关键。” 曾经担任卫生院二十余年院长的邓州市人民医院医生郭云昌说,此次学习不仅理清了张仲景学术脉络,更掌握了 “经方剂量、配伍与患者体质结合” 的方法,对学员们今后诊疗帮助极大。

林扒镇卫生院院长董云英则结合基层实际感慨:“我们乡镇卫生院医生每天面对乡亲的常见病、慢性病,但过去用经典总怕‘用不准’。学堂把名家请到家门口,还在节假日开课 —— 不耽误工作就能学!周主任讲的案例特别具体,比如小儿高热用小柴胡汤、情志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听就会。以后同志们给乡亲看病,心里更有底了!”

 

未来规划:构建 “学练研” 体系,激活故里中医药活力

据悉,邓州仲景学堂后续将形成常态化教学,每月开展 2-3 期课程,内容涵盖《伤寒论》《金匮要略》解读、针灸推拿实操、中药炮制技术等,逐步构建 “理论学习 — 临床实践 — 学术交流” 完整培养体系。

“希望以学堂为纽带,让更多人读懂经典、用好经方,让医圣故里的中医药文化焕发新活力。” 赵中玉表示。此次仲景学堂的开办,既是邓州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更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实践;未来,学堂将持续为从业者与爱好者搭建平台,为邓州中医药事业注入新动能,让中医药更好扎根基层、服务百姓。

 

编辑:轩雪麟.    校审:轩雪麟    责任编辑:奈志成    监审:周星宇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