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论武装新成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用理论武装新成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者:  张天业

用理论武装新成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张天业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坚持学思想、讲协同、抓落实”,“一体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阐释、普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面对“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的发展目标,必须整体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以理论武装新成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提升政治学习系统性实效性,让理论成果入脑入心。政治理论学习是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基本环节。要坚持系统全面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坚持需求导向,紧扣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设计学习专题;根据干部层级差异化定制内容,对基层干部采用具象化教学,对领导干部侧重抽象化训练。要突出实践导向,推行“理论学习+现场教学”模式,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调研式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理论认知、检验学习成效,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双向贯通。
  
  坚持阐释研究体系化学理化,让理论逻辑显真贯实。阐释研究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深化拓展环节,本质是通过理论逻辑的深度解析彰显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整合优势、学术创新优势,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遵循,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重大课题,开展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提炼具有标识性的学术概念和理论范式,揭示理论指导实践的转化机制,最终实现“显真贯实”的学术突破。要构建学术研究协同创新机制,打造跨学科研究平台、建立动态化课题攻关机制、完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强化多维度立体化研究,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创新理论阐释上形成有分量、有价值、高水准的研究成果。要创新构建话语表达体系,以教材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建设为载体,推动研究阐释成果转化。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理论研究最新成果解读阐释的实效性,提高党的创新理论说服力。
  
  增强普及传播吸引力感染力,让理论宣传见行见效。普及传播作为理论武装的转化环节,需通过学术话语、宣传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衔接,切实提升吸引力感染力。要坚持对象化靶向宣传,针对不同年龄层、职业群体的认知特点,聚焦其思想关切与现实需求,开展分众化、精准化宣传活动,提升宣传针对性实效性。要保持鲜活性创新形式,在形式方法上注重因地制宜,探索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故事化、情景式等沉浸式宣传形式,推进理论宣传普及的大众化通俗化。要提升影响力拓展新阵地,利用“百姓讲堂”“青年之家”等基层宣传载体,开展主题日、读书会等特色活动,同时依托“理论微课堂”“云端学习圈”等新媒体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向深处扎根、在实处见效。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是一个“深化、内化、转化”螺旋上升的实践过程,学习、阐释、普及三者构成有机整体。唯有坚持三者一体推进,方能以理论武装新成效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推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实现突破性蝶变。
  
  (作者单位:社旗县委党校)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加快绿色转型 共建生态文明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