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绿色转型 共建生态文明
王 戈
“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赢的方向,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魅力。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全市要“全面加快绿色转型,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举措,也是为开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提出的新要求。
全面绿色转型是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南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全局性的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标准。但结构性、根源性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空气质量总体上受气象条件影响比较大,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农业面源污染、库区消落区治理等问题仍需持续攻坚。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全面绿色转型需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既关系党的使命宗旨,也关系百姓的民生福祉。
美丽中国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工作和法律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力度。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重生态环境质量,要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老路,持续发挥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要强化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主体意识。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及时通报,并向环保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点排污企业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情况。企业要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赢得百姓对产品的信任和好感。
要切实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采取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要让百姓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主动举报身边的破坏环境问题,通过网络等平台积极建言献策。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全市各级政府、各类企业、社会各界要发挥好宏观调控、基础调节、自觉履行的作用,深刻把握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开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
(作者单位:淅川县委党校)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打造文化高地 建设文化强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