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九点遛第一趟,中午天热就让它们在屋里活动,晚上七八点再带出去……”8月25日,市城区车站北路“爱宠易家”的宠物托管师邢易一边整理着寄养宠物的档案,一边熟练地报出每日遛狗时间。从2008年开店至今,她已在宠物行业坚守16年,见证了一只只小动物成为“家庭成员”的角色转变,也用专业与温情,为无数毛孩子打造了安心的“临时家园”。
修剪趾甲
与宠物行业的结缘之路
2008年,在一家宠物美容店打工的邢易踏上了前往西安的求学之路。在那里,她系统地学习了宠物行为学、基础护理等专业知识。经过几个月深造,学成归来的邢易用积蓄在家里开了第一家宠物美容店。从宠物洗澡、修剪趾甲到美容造型,每一项服务她都力求做到最好。 “出差几天,宠物没人管。”“白天上班,猫咪独自在家,总担心它拆家或饿肚子”。顾客的困扰也触动了邢易的心弦。面对宠物托管的需求,她果断决定拓展服务范围——上门接送宠物,为顾客提供安心的托管服务。邢易告诉记者,如今她的宠物美容店已成为宛都名邸等小区的“熟面孔”。 随着口碑的积累,越来越多的顾客带着他们的爱宠走进这家小店。邢易说,五一、十一和春节假期是店里最忙碌的时段,最多时托管20余只宠物。
互动
标准化流程守护宠物健康
“猫狗送过来,第一步必须做基础健康检查,没问题才能签协议,确认寄养天数,付款。”邢易能精准分辨宠物应激反应、食欲异常等情况,她总结多年经验形成的寄养流程,为宠物健康筑牢了底线。在她的托管空间里,散养区域每天会分3次遛放,每次都要拍摄视频发给主人;全区域覆盖监控,主人随时能通过手机查看宠物动态。 沟通环节同样细致。接收宠物时,她会逐一确认品种、性别、年龄、潜在病史,记录生活习惯,“比如有的狗只吃特定狗粮,有的猫怕生人,这些细节都得记下来。”她表示,宠物不会说话,健康异常全靠观察和检查。 为了做好托管,邢易还在二楼规划出独立的小房间,每间面积3平方米左右,铺上防滑垫,摆放宠物玩具,配置舒适的小窝。“托管不是‘圈养’,得让宠物像在自己家一样自在。”邢易说,每接收一只托管宠物,她都会提前和主人沟通饮食禁忌、作息习惯,甚至记下宠物喜欢的互动方式。
喂水
用温情和责任收获真心
多年托管生涯中,邢易也遇到过不少棘手事。最让她难忘的是一次“丢狗风波”:一只中华田园犬在洗澡时,趁门没关紧跳了出去,她和团队找了好几天都没找到。主人情绪激动,要求赔偿“一模一样的狗”。这件事后来经多方协调才解决,邢易自此也更加注重对宠物的防护。 尽管有委屈和辛苦,但毛孩子的依赖,成了邢易坚持下去的动力。她记得有只叫“栗子”的红泰迪,第一次来的时候特别凶,只要靠近就龇牙。“后来每次洗澡、寄养,我们都慢慢陪它,跟它说话、喂它零食。”久而久之,“栗子”彻底放下了戒备。现在邢易开着车到它家小区门口,它都会主动跑到车边,跳上车等着跟她走。 邢易说,宠物在主人心里的价值远超“宠物”本身,“有的主人说,狗就像家人一样亲,我们得对得起这份信任,责任永远排第一。”
遛狗
宠物托管从照看到专业服务
宠物托管师的工作日常,远比人们想象中要复杂和艰辛。给宠物洗澡,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却藏着不少风险。记者看到,她的双手和手臂上面有深浅不一的伤口,这些都是在工作中被宠物不小心抓伤或咬伤留下的。“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打疫苗都成了家常便饭。”邢易轻描淡写地说。 这些年,宠物品种从京巴、西施到泰迪、比熊等,人们对宠物越来越用心,“以前养宠物是‘有口饭吃就行’,现在主人会特意交代要给它梳毛、要陪它玩,宠物托管也从帮忙照看变成了专业服务。” 如今,随着人们对宠物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宠物服务行业也在不断发展。邢易每天从早上八点忙到傍晚,虽然累,但她乐在其中。“看着毛孩子从紧张到放松,看着主人接它们时开心的模样,就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南阳晚报记者 张飞 文/图)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七夕联谊活动 报名进入倒计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