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靠近无护栏的河道,遇到有人落水要大声呼救!暑假的每个午后,大桥乡谢营村的农家书屋里都热闹非凡。20多个孩子围坐在志愿者身边,听着防溺水安全课,手里还攥着刚读完的童话书。这个夏天,全乡15处农家书屋化身暑季里的“成长港湾”,用书香与守护编织出别样的乡村风景。
书架前,三年级的李梦瑶正踮脚够《海底两万里》,身旁的大学生志愿者张琪连忙取下递给她:“昨天讲到尼摩船长的潜艇,今天接着往下读呀。”书屋的图书架上,少儿读物占了近三成,从绘本到科普书一应俱全。暑假以来,书屋将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返乡大学生组成的“辅导团”每天驻点,既能帮孩子解答作业难题,又能组织读书分享会,让曾经沉迷手机的孩子重新爱上纸质阅读。
更特别的是,这里的“安全课堂”从不枯燥。志愿者用漫画手册讲反电诈,教老人和孩子识别“中奖链接”;带着孩子们画“防溺水思维导图”,把“六不准”变成朗朗上口的童谣;甚至在庭院里模拟“陌生人搭讪”场景,让安全意识悄悄住进心里。“以前总担心娃子偷偷去河边,现在他天天往书屋跑,还会提醒我们‘别点陌生二维码’。”郭河村村民王秀莲的话里满是欣慰。
书屋的贴心藏在细节里。农忙时家长顾不上孩子,书屋就开起“托管小课堂”,绿豆汤和小点心总在课间端上桌;留守儿童想念爸妈,“亲情视频角”的电脑随时连线远方;村民陪孩子看书的间隙,扫一眼“便民书架”,猕猴桃修剪技巧、肉牛育肥要点就在手边——今年乡里新投的5万元图书经费,大半花在了这些“用得上”的地方。
“这书屋的灯一亮,咱心里就踏实。”每晚接孙子回家的谢营村老党员陈满仓,总会望着书屋窗户透出的暖光念叨。孩子们在书页间撞见更大的世界,家长们卸下看管的焦虑,村民们拾起致富的本领,这座乡间书屋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把根扎在泥土里,把荫凉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为乡村振兴生长出源源不断的力量。(通讯员 杨珊)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