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乡便民服务:暖心举措践初心 便民服务暖民心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大桥乡便民服务:暖心举措践初心 便民服务暖民心
作者:  张海斌

  “原本以为办理身份证得跑好几趟,没想到在乡便民服务大厅一次就办好了,前后不到半小时,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刚拿到身份证的内乡县大桥乡张女士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对家乡便民服务的高效赞不绝口。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大桥乡便民服务大厅以人民为中心,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写照。大厅始终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一系列充满温度的创新举措,让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都能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便捷与舒心。


  聚焦需求,优化体验,服务细节暖人心


  大桥乡便民服务大厅深知,优质服务始于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为此,大厅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细微之处入手,全方位优化服务体验,让办事群众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炎炎夏日,当许多老年群众在家中闷热难耐时,大厅的休息区却成了他们的“清凉驿站”。几位老人正惬意地享受着空调带来的丝丝凉意,一边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养老、医保等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夏天家里热,来这儿既凉快又能学政策,一举两得。”常来“打卡”的王大爷提起这事,脸上就乐开了花。为了方便老年人阅读政策资料,大厅还特意准备了报刊架、老花镜和放大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却实实在在解决了老年人的阅读难题,让政策学习不再有障碍。这些贴心的细节,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群众的心田,让他们在办事之余,更能感受到政府服务的温情与关怀。


  流程再造,容缺受理,高效便捷解民忧


  高效能的服务离不开科学的流程设计。大桥乡便民服务大厅深知此道,通过对高频事项进行大刀阔斧的流程再造,将以往需要在多个窗口辗转办理的业务,整合为“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集成服务模式,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从根本上减少了群众跑腿次数,让办事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厅积极推行“容缺受理”机制,为那些因非核心材料缺失而焦急万分的群众开辟了“绿色通道”。只要群众承诺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材料,便可先行办理业务,事后通过快递等方式补交,避免了群众因遗漏一份材料而多跑一趟的麻烦。“办理社保时,我不小心忘了带身份证,正着急呢,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容缺受理’,让我回去寄过来就行,不用再特地跑一趟,真是太方便了!”南王村的王大爷对此深有感触,言语间充满了对这项政策的感激。


  贴心帮办,全程代办,特殊关爱显温情


  为了切实解决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尤其是那些“办不成事”的堵点、难点问题,大桥乡便民服务大厅创新性地设立了“办不成事”帮办窗口。该窗口由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轮流值守,专门负责协调处理各类复杂疑难事项,为群众排忧解难,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办得成事、办得舒心”。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大厅更是推出了充满人性化关怀的“全程代办”服务。工作人员主动上前,代为填写表单、上传资料、跟踪办理进度,让特殊群体办事“零跑腿”。此外,大厅还与时俱进,开通了“远程协助”服务,群众只需通过微信视频连线,即可获得工作人员的在线实时指导,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部分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我腿脚不方便,出门办事很困难,没想到工作人员亲自上门帮我收集材料,还通过微信视频远程指导我用手机完成了缴费,真是太贴心了!”独居老人陈大爷提及此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截至目前,“办不成事”帮办窗口已成功解决各类疑难问题86件,“全程代办”服务惠及群众120余人,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段为民服务的暖心故事。


  下一步,大桥乡便民服务大厅将继续怀揣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举措,持续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努力让“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常态,以更加优质、高效、温暖的服务,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便民服务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位群众的心。 (通讯员 张海斌)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