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大桥乡:特色产业“串珠成链” 农民增收“家门口”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内乡县大桥乡:特色产业“串珠成链” 农民增收“家门口”
作者:  刘航

  初秋时节,内乡县大桥乡猕猴桃产业园内,翠绿藤蔓间果实累累,拳头大小的猕猴桃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果农们穿梭于藤间,梳理果实,丰收在望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近年来,大桥乡强化科技支撑,通过免费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推动果农掌握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保障果品品质与产量双提升。同时,销售渠道同步拓宽,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成为新引擎。如今,果农们足不出户,便能依托线上销路,将优质猕猴桃销往全国。果农张老汉感慨道:“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过去想都不敢想。”


  大桥乡政府聚力产业振兴,提高发展质效。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摸排了解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力、销售等难题,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需,解决群众之忧。在中药材产业招商中,代表们赴南阳药都考察学习,邀请专家实地指导,最终促成郭河村合作社引进连翘、北柴胡等优质品种300余亩,“代表带着我们跑市场、学技术,现在每亩地增收2000多元!”农户陈大叔算起的增收账,正是产业振兴的生动注脚。


  围绕内乡县委“三县建设”目标,大桥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走特色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南片发展蔬菜产业、中片依靠山坡地种植果树、北片近城村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布局。杨沟村的柑橘已打出豫西南市场,封营村、谢营村、河南村等集中连片发展花卉、经济作物、草莓产业,成了节假日县城人们游玩采摘的场所。


  “产业适配是第一位,切纸加工业无需高学历门槛,精准匹配留守群体的劳动能力。”南王村切纸车间负责人介绍着车间的发展方向。当河南仙鹤纸业的全自动切纸机进驻南王村废弃仓库时,质疑声四起。几年后的今天,十几台智能切纸机昼夜轰鸣,月产纸品500余吨。村里20余名留守妇女和老人经过免费培训,从握锄头到手握精密裁刀,工资条上的数字从三位数跃至四位数。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的是目标阶段和任务重点,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和责任情怀。大桥乡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接续奋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让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更加闪亮,带动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携手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通讯员 刘航)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