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晌午,某砂石厂车间里,乡环保检查组的手电光扫过料堆——“这防尘网得拉紧,风一刮就漏灰!”内乡县大桥乡环保办主任张海斌半蹲着,手指勾住松垮的防尘网。同一时段,涂料厂仓库内,检查组盯着原料桶的防渗垫:“雨天别让渗漏污了地!”……大桥乡工业企业污染排查行动里,这样的“细节较劲”,正为乡域发展筛出“绿色底气”。
“望闻问切”四步走,给企业把准“环保脉”
检查组带着方案里的“硬标准”,更揣着“帮企业合规”的软心肠——“望”:瞅设备运行、物料堆存,看防尘网是否严密、原料桶有无防渗;“闻”:嗅车间异味,排查废气逸散;“问”:追污染治理台账,查废水排放去向;“切”:盯着“五到位、一密闭”,揪出“料堆裸放”“路面积尘”等细枝末节。
在某涂料厂,检查组发现原料区防渗垫有破损,当场指导更换;砂石厂的防尘网松垮,企业主立即喊来工人加固——“政府不是来挑刺,是帮咱把合规的‘扣子’系紧!”涂料厂负责人的话,道出不少企业主的心声。
专班上门“开药方”,政企拧成“一股绳”
乡党委攥紧“党政班子包片、党员干部包企”的机制,15人检查组既当“监督员”,更做“服务员”——对排查出的细节问题(如料堆覆盖不全、路面清扫不及时),现场开“整改清单”,明确“三天内加固防尘网、一周内规范台账”;给企业算“绿色账”:“环保设施跟上了,客户更放心,长远看省的是真金白银!”
在某建材企业,检查组帮着联系防尘网供应商,还指导安装喷淋系统——“政府连‘买网’都操心,咱整改更有干劲!”企业主笑着说,如今车间里的喷淋正“滋滋”洒水,料堆也盖得严实。
从“揪问题”到“指方向”,绿色种子撒进车间
暮色漫过工业园区,整改后的砂石厂车间里,防尘网绷如鼓面,喷淋水雾里,料堆不再“呛人”;涂料厂仓库,新铺的防渗垫下,垫着层厚厚的警示标语——这场“环保体检”,治好了“小病灶”,更给企业指了明路。
“现在客户来考察,都夸咱环保做得细!”建材企业主掰着指头算,合规后订单稳了,下半年产值能涨两成。大桥乡的工业版图里,绿色不再是“紧箍咒”,而是“竞争力”——检查组的脚步不停,绿色发展的种子,正跟着手电光,撒进每个车间的角落。
大桥乡的工业环保排查,藏着“严管+厚爱”的治理智慧。不搞“一刀切”处罚,而是用“望闻问切”找病灶,以“上门服务”开药方,让企业在整改里看见“长远利”。当环保要求和发展需求拧成一股绳,乡域工业的绿色转型,便有了最扎实的注脚。(通讯员 刘航)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