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 ▎车辆受损理赔,警惕“黄牛”陷阱
汽车保险购买后,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车主就面临如何及时、正确保险理赔的问题。但如果此时有“黄牛”介入的话,会出现什么不利车主的情况?8月21日,华泰财险南阳中支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就车辆受损理赔,该怎样警惕“黄牛”陷阱进行了剖析。
案例简介
2024年7月,南阳地区暴雨肆虐导致部分区域受灾严重。在此期间,该公司接到客户W先生报案,称其在该公司投保车辆被淹。因其所在村内道路积水较深,施救车辆无法抵达,该公司通过线上核赔系统完成初步查勘。因车辆受损严重,公司建议推定全损,但被保险人认为赔付金额较低,不同意该方案,表示待道路水位消退后回复我司意见。
随后,公司与W先生持续沟通,最终按照推动全损确认赔付方案,约定次日与拍卖公司一同前往与其签订赔偿协议并拖车。
当该公司与拍卖公司工作人员如期到达现场,W先生又否决了原定赔付方案。该公司经进一步了解得知,在此期间有不法分子“黄牛”介入,引导W先生将车辆转卖给自己。于是,该公司工作人员当即向W先生剖析“黄牛”惯用手法及利害关系,特别是存在自身财产受损的隐患W先生最终与公司签订赔偿协议。
但在与拍卖公司签订拍卖协议时,因该车辆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仍剩余约25万车款未偿还,导致抵押手续无法办理。该公司本着客户至上原则,积极沟通协调,先行支付赔款22万余元,让其用于偿还贷款、办理解除抵押手续,随后与拍卖公司签订协议,剩余赔款由拍卖公司直接支付,此赔偿方案获客户认可,有效缓解了客户经济压力。
案例分析
公司提出推定全损按保险金额限额赔付时,W先生认为赔付金额低于购车价,自己会有损失。此时“黄牛”趁机介入,以高于保额价格购买车辆为诱饵,让车主觉得捡到“便宜”,但通常购买费用不会一次性支付,车主回款周期长且有坏账风险。“黄牛”还会骗取车主取得授权,通过诉讼程序获取高额维修费,最后低成本维修后再次买卖赚取差价。
案例提示
该公司工作人员提醒广大购买车险的消费者:“黄牛”行为属于不当获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保险公司和车主利益。车主需警惕“黄牛”的高承诺,应通过正规渠道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直接沟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要主动、及时与客户保持联系,必要时面见沟通,避免理赔周期过长,增加客户自身风险,防止客户个人隐私泄露。全媒体记者 曹立峰 通讯员 张元芬
编辑:多彩河南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金融监管分局引导金融资源聚焦重点靠前发力 高质高效支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