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大桥乡:无人机“织网”护玉穗科技为秋粮丰收上“保险”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内乡县大桥乡:无人机“织网”护玉穗科技为秋粮丰收上“保险”
作者:  朱程宛

       翠绿玉米田垄间,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雾状药剂如细雨般洒落——当下的内乡县大桥乡,一场守护玉米丰收的“科技战役”正在田间地头火热进行。作为农业大乡,该乡牢牢攥住玉米病虫害防治这一决定产量的“黄金期”,凭借“智能设备+专业指导”的模式,让“一喷多促”技术成为玉米丰产的有力支撑,助力玉米穗在科学呵护下饱满生长。


  步入堰庄村的玉米地,植保无人机正按照规划好的路线有序作业。和以往人工喷洒不同,这些“空中卫士”搭载着北斗导航系统和高清摄像头,能精准识别玉米的生长状况,根据玉米株高和密度自动调节喷洒高度与药量,将混合了微量元素的药剂均匀地喷洒在玉米叶片上。“以前30亩玉米,5个人得忙活两天,现在无人机1个小时就完成了,用药量还少了不少!”在田边看着无人机作业的种植户张建军,盯着遥控器上的作业数据,脸上满是笑容。


  这场玉米田间的“科技革新”,离不开大桥乡农技团队的辛勤付出。考虑到近期气温波动较大,病虫害容易滋生,农技人员在“一喷多促”的药剂配方里特意加入了防虫抗病的成分。他们还通过实地勘察,结合土壤检测数据,为不同地块的玉米制定了个性化的“营养方案”。“玉米现在需要充足的营养和精心的呵护,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后续的结实率。”乡农业中心主任陆耿,一边拿着卷尺测量玉米株高,一边向周围的种植户讲解管理要点,额头上的汗水浸湿了头发,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热情。


  傍晚时分,最后一架无人机完成作业降落,玉米田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翠绿,一个个饱满的玉米穗在微风中轻轻晃动。这场与时间的较量,正让大桥乡的玉米田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与希望。(通讯员 朱程宛)


编辑:杜増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