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 杨雪梅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坚持中医药事业、文化、产业三位一体发展”,将南阳中医药的发展优势提升到支撑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新高度,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将为南阳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坚持中医药事业服务大众的初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承载着民众对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期望,要持续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让优质的中医资源下沉到基层民众中去。要以市级中医院为龙头引领,带动县(区)级中医院提质升级,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标准化中医馆、配备中医师,实现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三个全覆盖”,确保群众家门口就能享受“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积极探索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南阳模式”,推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增设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促进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攻关。聚焦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中药新药研发等重点领域,实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全链条科技政策支持,开展一批重大课题,推动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布局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平台,培育一批中医药领域创新企业,为中医药强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依托现代科技赋能,搭建远程中医诊疗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鼓励企业参与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让中医搭上“科技快车”。推动“治未病”健康工程向纵深发展,将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广泛开展体质辨识、健康干预、养生指导等特色服务,让中医药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关口”。
助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繁荣发展。要深入开展张仲景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与整理工作,加大对仲景经方、炮制技艺、特色诊疗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记录与活态传承力度;将医圣文化园打造成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地标。要着力构建高水平的仲景学术研究平台,鼓励名老中医设立传承工作室,探索“师带徒”与现代教育融合新模式;通过科普读物、纪录片、短视频媒介等形式,让中医药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引导群众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促进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南阳应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经济增长极。大力发展中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生态化种植模式,持续叫响“八大宛药”品牌;开展以艾草为主体的标准化灸疗服务和日化产品、保健食品的研发;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大力支持中药新药、经典名方、院内制剂研发,借助现代提取、分离、制剂技术提升传统中药生产工艺;开发中医养生特色健康旅游线路,推进中医药与健康养生、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紧抓机遇,紧跟时代发展节奏,南阳的中医药工作将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以仲景文化为引领,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两地一都”(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为目标,向新而行,逐步实现中医药健康服务全国知名、中医药产业产值达千亿级、仲景文化传承享誉世界。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加快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基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