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山游记
作者:韩柯
(一)
立秋后仍是三伏,头一年歇公休假,自驾外出,漫无目的,看风向而行,从河南几近40摄氏度的高温,无意间误入山西境内后自然是非常享受这二十多度的温度。
沿路探古寻幽。初六日,见路标上书“王家大院”四字,不觉想到不知谁曾说过的一句话:“王家大院这种大别墅是全世界男人的梦想”。遂决定前往一探。院子确实大,但已无一王姓后人居住。屋中空空,家具早已分给周边村民。国人素喜盖房置产,其实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为当年建房者不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处空留王家院。
出了王家院,口中唏嘘不已。亦为门票附赠的三个景点犯难:王家庄园、石膏山、洪崖谷。王家庄园似乎是展厅就不去了。石膏山有点远,听名字似乎是个小山包,因为我学中医的缘故,常常使用石膏达到清热降火,缓解烦躁口渴。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盛产石膏的地方,不会是风景名胜,遂决定前往最近的洪崖谷。
然而赶到洪崖谷时已经大门紧闭,游人只出不进。周围又不见住宿的地方。天色尚早,骄阳似火,遂决定前往石膏山一探究竟。一路高速,通行费6.32元。及至景区入口,罕见人迹,然而望着眼前的高山云雾缭绕,仙气飘飘,心向往之,和心中所想的石膏山并不是一个样子。偌大的广场只有一个守门的保安,打听住宿,被推荐去山脚下索道站旁边的卧龙山庄。三百多元一宿的住宿确实肉疼,但住这里免门票、停车费、小交通费、早餐费,50元的缆车费只要35元,关键是距索道站只有百十米,节约时间。电话联系上老板,说先看过房再说住与不住。犹豫间已是天色渐晚,夜色渐浓,已看不到山的样子。
开着车灯沿山路前行十几分钟抵达卧龙山庄。所谓山庄也只是两栋矮楼。房子盖得非常漂亮,接待小樊更是热情有加。进房间看后,实木家具,古香古色,更觉物超所值。入住后方觉饥肠辘辘。餐厅早已下班,遂在空旷的停车场拿出电瓶,支起炉灶,在手电光照射下做了一锅土豆粉。期间小樊还担心外边凉,再者夏天有蛇之类的野物,万一咬伤,专门过来邀请我们去大厅或者房间做饭,还提醒第二天上山最好穿长裤,一是山里凉,二是万一有虫子之类咬到。我因为担心做饭会有气味而没随他去房间。坚持在夏日的凉风中,时不时观察周围会不会爬过来一条蛇,心满意足地吃了一顿香喷喷的河南南阳产土豆粉。得亏了小樊的提醒,这是后话。房间未装空调,但还需盖被子才能安睡,饭后洗漱,倒头便睡,一宿无话。
(二)
翌日晨起,感觉有点凉,应该是冻醒的。习惯性的去关空调,此时方才想起这里的中央空调就没启用。看看时间已近上午八点。忆起昨晚接待我们的小樊反复强调早饭在八点至八点半之间。因为住宿的人少,过点餐厅就下班了。
方圆数里内是吃不上饭的。想想这室温,还有昨晚停车场做饭时的冷飕飕,以及小樊的忠告,毫不犹豫的找了条长裤穿上,这条裤子关键时还真起到了作用,还真应了那句听人劝吃饱饭,此是后话。去前台买索道票时被告知,这个景区分两条线:一条乘索道爬山,叫天竺景区;一条沿山谷而行看瀑布,叫龙吟谷。及至餐厅,宽敞明亮整洁。落座后,服务员端上两盘咸菜,注意是盘不是碟,煮鸡蛋和一大盘馒头,大碗的稀饭。好一顿狼吞虎咽。快吃饱时,又端上一大盘刚出锅的烧豆腐,这根本就吃不完,吃不完啊,关键还很好吃。
吃罢饭,出门抬头即看见索道已经开始运转。决定先上山,等下来之后再去看瀑布。拾级而上,前行去索道站也就是百十米的路,竟然遇到一只灰黄毛色的小松鼠在路边奔跑。在我的惊呼声中松鼠转瞬即逝。索道站内稍等片刻,工作人员即位,我估计是第一批上山。缆车运行,低头看向脚下有点眩晕,回望更是一览众山小。风声呼呼,凉意阵阵,不觉打个寒战。到得山顶,下来缆车,就到达天竺景区,正式开启探寻石膏山之行。出索道站前行数米即见林茵山道,顿感阴凉舒爽。左边山体,右边矮墙,虽有台阶,但走起来并不艰难。
顺山路再前行数十米,没了树荫遮蔽,得见天日,始见左侧山体为数十米高立陡的山崖,崖上遍布崖柏。探头右手边矮墙,方知墙外乃望不见底的深渊,如无矮墙庇护估计不敢前行。往远处望可见一汪碧水如碧龙蜿蜒。顺山道前望可见两层建筑的南天门,屋顶的瓦片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南天门处视野开阔,远望已显低矮的周围群山,不禁感慨伟人当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正在激情澎湃时,身边传来了喵喵的叫声。顺声音寻去,仔细看,一直乌黑发亮的猫在冲我叫。我蹲下身子对它说过来吧。还真的过来了,围着我转圈圈,在我腿上蹭来蹭去。这该是多么孤独的一只猫啊,我给它说不好意思啊,我没带一点吃的。咱们就一起爬山吧。
(三)
有了黑猫的跟随,似乎一下子让我忘掉了山路的崎岖,寂静的山野多了喵喵的猫叫和我喊它“咪咪、咪咪”的声音。黑猫似乎也在展示它的技能,不时的窜到我前面不远处的树枝上,然后等我过来再溜下来。有时看它窜的猛,在高高的枝头摇摇晃晃的还真替它捏把汗,好在总能有惊无险没有掉下来。就这样一路逗着猫就来到了天竺寺。天竺寺是在一个山窟中建造,门口很小,里边却别有洞天。这里是灵东抗日民主政府的旧址。站在洞中遥想当年抗战英雄英姿飒爽,吕梁英雄威名扬。站在崖边,大好河山尽收眼底。20多度的温度晒着暖阳,看着脚边打着滚的黑猫,顿觉人生如斯,夫复何求?禁不住把脚伸向打滚的猫,猫抱着我的鞋各种翻滚。我也沉浸在逗猫的快乐之中。忽然猫顺着我的腿站立起来,我依然没在意,接下来我“啊”的一声惊呼,猫跑了。我的腿疼了一下,反应过来是被猫咬了。我拉起裤子看了看,没看到出血,也没看到伤口。心中暗自庆幸听了小樊的话,穿了长裤。出天竺寺向下是建在山洞里的五层高的禅院,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素餐。再向下走是建在洞中的铁佛寺。那只猫远远的跟了我一会儿,我也没了逗它的心情,看我不再理它,也就不知跑去哪里了。茫茫人海,缘聚缘散,原本生下带它回家的念头也就此破灭了。向下的山路太远,担心体力不支,就向索道站返去,途中又拐到白衣洞、龙王洞,回到南天门时,无意间看到了通往南天门二楼的楼梯,上得二楼眼前猛然一亮,山脚下的水库更像一条蜿蜒的碧龙卧在那里。
再美的风景终究也要离开,回望那只猫并没有跟来,寺庙建筑因在山洞中,风雨不侵,数百年的建筑完好无损。灵沁古道上,韩信伐赵,刘邦征代,均取道于此,汉孝文帝、魏孝文帝、宋太祖赵匡胤亦路经此道。千年流转,路依然在,却已人非。想起李煜那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因为要赶着12点前退房,不敢久留,匆匆下了南天门向索道站而去。此时近午,上山的对向的人渐多。我前边的和我同向的一老一少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太太估计有七八十岁,少的估计四五十岁,应是一对母子。走的并不慢,也没有坐缆车,而是沿山路下去了。不禁感叹,大好河山,没有好的身体,终是无法到达。至此天竺景区就该离开了。可是遗憾的是怀着探找石膏的初心,却入石膏山而不见石膏。作为中医师,对石膏常常使用,但好奇其在山中是什么样子。在山下见石膏山简介方知此石膏非彼石膏。《春秋玄命苞》中提到,“膏者,神之液也”,石膏山因此得名,意为石中流出之乳白色汁水,遇空气凝结而成钟乳石者也。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犹记天上人间。
(四)
匆匆下得石膏山的索道站,回房间稍事休息,退房。因为计划下午还要赶往洪洞县大槐树,就在卧龙山庄的餐厅吃了一碗面,便寻石膏山的另一个景点龙吟谷而去。
顺着路人指点的方向,寻得山庄房后的景区入口。进入山道,绿荫遮蔽,流水哗哗,穿好的防晒衣没了一点的作用,反倒成了累赘。山道还算平坦,很轻松就来到上午在缆车上远远望到的一片泛着光亮的石壁前,看到竖立的牌子上书“龙鳞壁”三字。细看倒真的有鳞光闪闪的感觉,心中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此惟妙惟肖。
沿溪流再向前行,水清澈见底,偶遇松鼠在不远处的枝头蹦跳嬉戏,待至近前,又不见踪影。正不知前方如何走时,有对向游客相向而来,问之前方有两个瀑布,一个需上半山腰,一个只需沿溪水前行不远,即是青龙瀑。不想太过消耗体力,就选择去青龙瀑的方向。
细听,可闻哗哗的水声,寻水声前行不远至路尽头,路穷处是高山环绕,放眼望去,自山之高处,恐有数丈之高,水瀑飞流而下,疑是银河落九天。寂静的山谷中,只见大珠小珠落玉盘,但闻水珠敲击石壁和水面之声,寂静而清幽。奈何还需赶路,只能一步三回头的离开。只待来日,携一壶清茶,久坐此处,尽享这一份远离世事纷扰的宁静。
出龙吟谷的路上,溪流之中,远远望去,流水中可见一块巴掌大的石头上纹理看着不错,捡一木棍,小心翼翼的将身子趴在一块大石上,伸长手臂,慢慢把石块扒拉到跟前。拿在手中仔细看,石头上的纹理不就活脱脱是一只凤凰吗?这是捡到宝了。此山出奇石。后来路上便格外的注意这些小石块。又发现了一块酷似头颅的小石头。猛一看似乎有点某国元首的神韵。
此山真乃宝山也。此行真不虚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下卷:“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先拨志始》卷下:南京吏部虞大复,应秋婿也,致书应秋云:“挟泰山以超北,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宝山而空回,想岳亦不能忘情也。盛为时所传颂。”入宝山而不空手归,这也算自古有之。(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
编辑:多彩河南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风险提示丨远离风险,守护好您的“数据身份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