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老区河南省桐柏县公安局,每逢下午下班后,每个科室同志都陆陆续续下班走了,可是在另一个科室里一盏灯常常亮至深夜。当城市都沉入梦乡,这个科办公室的门才轻轻关上,一个拖着疲惫身躯回家的,便是该局刚写完稿子的在职研究生、一级警长、优秀共产党员、宣传科科长肖书鼎。
胸前挂满奖章的肖书鼎
现年42岁的肖书鼎,是20年前的2025年10月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被组织上安排到公安工作的。20年来,他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工作,实实在在做人,痴迷写稿,先后在各大媒体发表作品1万余篇,多篇获奖。他每年365天几乎无休,日均工作超12小时,凌晨下班是常态——这份“超长待机”的坚守,源于他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对公安宣传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担当。这位屡获殊荣的“拼命三郎”,用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全局民警心中闪亮的标杆。金秋季节,记者专程奔赴老区,采访了这位拼命三郎。
20年如一日经常加班加点写稿的肖书鼎
“钢铁侠”的日常:时间都去哪了?
肖书鼎的日程表没有“休止符”。每天清晨他第一个到岗,午间简单用餐后继续奋战,直至深夜推送完最后一条公众号、传完最后一篇稿件才肯离开。宣传科人少事繁,他把轮休让给同事,自己常年无休。重大安保任务期间,他更是连续鏖战,累计加班50余小时是家常便饭,忙到忘记晚餐也浑然不觉。同事们感慨:“他的时间,都给了工作。” 左臂粉瘤手术后,他包扎着伤口立刻返回岗位。面对“大家”与“小家”的抉择,他心怀愧疚却义无反顾:“工作耽误不得。” 家里的事,他只能“爱莫能助”。
“多面手”的担当:哪里需要哪里上
20年来,他从基层派出所、交警一线,到办公室、宣传科,丰富的阅历锻造了肖书鼎的“多面手”本领。他一人常兼数职,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教育整顿的“智囊尖兵”:在省厅“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桐柏试点期间,他身兼数职,既扛起繁重的宣传和英模选树任务,又主动建言献策。凭借对方案的深入研读和外地经验的借鉴,他提出的氛围营造、专题片拍摄等建议被采纳,推动县局在省厅首轮观摩中勇夺南片地区第一。他以宣传人的独特视角,为工作创新注入活力。
急难险重的“突击队长”: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期间,他被抽调到市局负责宣传,同时兼顾县局工作,“两边跑”确保无缝衔接。党的二十大安保,他主动挑起指挥部办公室重担,在做好宣传本职的同时,高效统筹协调各项安保指令落实,赢得各级领导高度赞誉。
冒酷暑给帮扶的困难户修电路
“宣传匠”的执着:笔尖镜头皆战力
“宣传也是战斗力!”这是肖书鼎常挂嘴边的话。他将每一次宣传视为“教育引导式的执法与普法”,力求精益求精。
心系群众解难题:他利用公安新媒体平台发布寻人寻物、失物招领信息1200余条,惠及群众2000余人;拍摄反诈短视频精准宣传,提升全民防骗意识;累计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130余人次。其个人及相关宣传事例入围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追求极致重实效:会议现场,他是最忙碌的身影,拍照录像、设备调试亲力亲为。为达到“细致、精致、极致”的标准,他拍摄的素材成为专题片制作的关键,许多无法补拍的珍贵镜头奠定了专题片的高质量基础。经他精心策划制作的汇报片,总能引发强烈共鸣和广泛赞誉。
讲好故事树形象:自2016年负责桐柏公安宣传工作以来,他带领科室全体民辅警连年绩效考评名列前茅,累计在中央及省市媒体发稿逾万篇。这些报道生动呈现了桐柏公安维护稳定、服务为民的成效,极大提升了公安机关形象,筑牢了警民连心桥。
“领头雁”的境界:57项荣誉照亮他人
荣誉等身,工作以来,他先后获得57项各级荣誉、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个人嘉奖,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优秀宣传干部等称号,肖书鼎却始终保持谦逊。全局上下视他为敬业奉献的楷模,但在选树英模时,他总是主动“退让”:“去掉我,多宣传基层的同志!”他积极协调媒体,把聚光灯对准一线战友。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崇尚荣誉、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氛围在桐柏警营日益浓厚。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钢铁侠”、“多面手”、“拼命三郎”——这些称呼背后,是同事们对他忠诚担当、无我奉献精神的最高礼赞。
肖书鼎,这位在宣传战线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用日复一日地超常付出,诠释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忠诚本色与奉献情怀。他的身影,是桐柏警营里最动人的风景;他的精神,如同不灭的灯火,照亮着更多人前行的道路。他以笔和镜头为剑盾,在平凡的岗位上燃烧着全部的光和热,守护着万家灯火,也铸就了无愧于警徽的荣光。
谈到肖书鼎,该局政委朱岩满怀深情地说:“肖书鼎同志是一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长期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长期超负荷写稿的“拼命三郎”,他的万篇作品,既宣传了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又弘扬了社会正气,他是我局难得的好同志。(赵金强 曾庆朝 李彦 文/图)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第九届海尔洗衣节在南阳家电大世界火热进行中——海尔全品类产品钜惠销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