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烟叶采收正忙。在卢氏县范里镇的烘烤工场里,20座连体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自动启动温控系统,合成生物颗粒在炉膛内安静燃烧,烘烤曲线在屏幕上精准跳动,一场从经验到智能再到“指尖”的革新在豫西大地上上演。
记忆中的烟火
出炕了,出炕了,第一炕烟出炕了。“你这第一炕烟真不赖呀,生物质烤房看来中!”“是呀,不仅烟叶烤出来黄亮黄亮的,还不用整夜蹲守添煤,在田间干活也能监控烤房,查看烟叶烘烤情况!”官坡镇烟农们讨论的正是今年新建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
这场以智能化电烤房和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改变着烟叶烘烤的面貌,开启“智慧烘烤”新时代。近年来,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锚定“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目标,紧紧抓住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机,大力建设电烤房、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1100余座,改造电烤房1800余座,不仅为烟叶发展奠定稳固基础,也将烟农从繁重的烘烤劳作中解放,更以科技之力为“金叶”注入更醇厚的品质。
曾几何时,烟农挥汗如雨,守着“烟熏火燎”的烤房不敢合眼,稍有不慎一炕烟叶就可能前功尽弃的老记忆正在变成智能设备精准调控温湿度的“记忆曲线”。
图为烟农第一炕烟出炕场景。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供图
账本里的“增收”
“一度电不到6毛钱,这一炕烟比原来烧煤省了将近400块”“找了2人用自动编烟机编烟,一天省4个人手,多赚500块。”……这是范里镇“60后”烟农老马的账本,里面记载着他每天的支出,同时也记载着科技进步带给他的“增收”。
近年来,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坚持烟农增收、工业需求“两轮驱动”,立足长远发展,牢牢把握烟叶持续健康发展主动权。将烟农降本增效作为巩固提升烟区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发展智能烘烤“三位一体”防护体系,降低烟叶烤坏率;大力推行“采烤分一体化”全程服务,降低烟叶采摘、运输损耗;大力建设配套烘烤工场附属设施近百处,购置烟夹900余套,配套编烟台260余个,真正将人工省了、损耗降了、烤坏少了等降本增效做到烟农心坎里,成为写进烟农账本里的“幸福方程式”。
指尖上的服务
“赵师傅,我昨天下单派的您呀。生产时我帮您犁地起垄,烘烤时您帮我烘烤烟叶,‘金叶惠农’算是给咱俩结住缘分了,今年一定都能赚大钱。”“是呀,这手机一点服务到家,省心高效还结缘!”说话的是“90后”烟农小张和“70后”烘烤师赵师傅。小张是当地烟叶种植合作社签约的农机手,赵师傅是有着20年烟叶烘烤经验的老师傅,他俩利用“金叶惠农”发挥各自长处,在合作社的统一调度和信誉保障下为周边烟农提供机械化服务、烘烤服务等。小张信心满满地说:“您是这方面专家,我这100多亩烟叶,今年全部交给您烘烤了。”
这样的场景在卢氏烟区屡见不鲜。近年来,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依托“金叶惠农”线上平台与专业化服务体系,与卢氏县莘农烟叶综合服务合作社深度协作,全县聘任210余名烘烤师,烟农通过“金叶惠农”平台线上下单烘烤业务,实现了从“自个烤”到“专业烤”的转变,不断推动烟叶烘烤向标准化、智慧化转型升级。“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助力烟农减功降本、提质增效的利民之策,也是推动卢氏烟区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分管烟叶副经理说道。
从砖石的“烟熏火燎”到智能设备的“一键掌控”,从依靠经验到“指尖一点”的专业服务。烤房的嬗变之路,诠释了科技兴农、智慧富农的磅礴力量,也坚定了卢氏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周洋)
编辑:梁宏扬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声丨江湖路远,莫让流言误了少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