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南河店镇:“树上摘笋土里刨金”立体种养“孵”出振兴路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南召县南河店镇:“树上摘笋土里刨金”立体种养“孵”出振兴路
作者:  王兴一


盛夏蝉鸣,南召县南河店镇范庄村的“金蝉芦笋”基地迎来“双丰收”,地上青翠芦笋破土上市,地下蛰伏三年的金蝉即将“金甲出关”。在这里,芦笋枝条化身“生命银行”,蝉卵变身“地下黄金”,“树上摘笋、土里刨金”的立体种养模式,正为乡村振兴“鸣”奏致富强音。

走进“金蝉芦笋”基地,地上芦笋青翠欲滴,地下“金蝉宝宝”蓄势待发。负责人王文科轻抚着挂满蝉卵的枝条如数家珍,村民们在“一树一土”间刨出致富新路。

南召县南河店镇 “金蝉芦笋”基地负责人王文科说:“这可是个‘金疙瘩’!每年9月采摘枝条孵化,来年5月份‘蝉蚁’就像白芝麻一样冒出来。也就是金蝉的幼虫,1克约3000只左右,高峰时每天20多人捉蝉。9月捆扎枝条还要增雇人手,村里老人一天能挣百八十块!人均增收入近4000元。”

孵化出的蝉蚁掉落聚集在布面上,宛如白芝麻。需用精密“黄金秤”称重销售,主要供应周边养殖户。“按克卖”的“金蝉宝宝”,成了市场追捧的“软黄金”。

收购商户 景其方告诉记者:“我今天过来拿点蝉苗,这个蝉苗大概就是以吸食树根津液为生,大概在种下之后两到三年就出土了,一亩投入也就是个千元左右吧,收益可达到一万以上,效益还是可以的。树有收益、蝉也有收益,是一个双收益的事情。”

金蝉以其高蛋白、高营养价值走俏市场,每只成虫售价0.5-1元,“土里刨金”成为现实。在王文科的示范带动下,南河店镇金蝉养殖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支部牵头定方向、合作社握指成拳、农户抱团发展、订单保底收购”的“四轮驱动”产业链,将“林业资源”变“绿色提款机”,实现“一亩地两份收益”。

“利用芦笋发达的根系为金蝉提供理想栖息地和食物,金蝉养殖对农药的禁忌间接提升了芦笋品质,实现绿色种植。春秋收芦笋、夏收金蝉,可以实现空间高效利用,效益叠加。”王文科说。

据了解,南召县南河店镇持续推广金蝉卵枝采集与孵化技术,组织农户采集带卵枝条,利用自有林地或流转土地参与养殖,同时,设立芦笋采收、金蝉捕捉及枝条捆扎等季节性岗位,带动附近群众务工增收,截至目前,该镇已成立金蝉养殖合作社3家,新发展金蝉养殖户40余户,新增芦笋种植面积36亩,养殖规模超300亩,带动30余户群众人均年增收近6000元。一条生态循环链正串起经济增收链,在广袤林田间铺展双循环致富图景。

南召县南河店镇武装部长李鑫表示:“乡村振兴要善用‘生态聚宝盆’,未来我们将依托丰富林业资源,提升种业研发和标准化管理水平,目前全镇正构建‘孵化-养殖-加工-文旅’全产业链,未来三年目标带动百万农民户均增收2万元,真正实现树上‘摘果’、树下‘掘金’,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南召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