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通讯员范东升)为深入研究2025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精准把握高考命题趋势,提升教师对高考命题的理解,助力教学质量提升,南阳市第十完全学校高中部于6月17日、18日组织各教研组开展2025年高考试题专题研讨活动,各学科组从命题意图、考点分布、能力考查维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活动现场,各教研组在组长带领下分组研讨,气氛热烈。各组均能结合试题,聚焦试题的考点分布,系统梳理近年高考考点的演变趋势,共同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以题促学、以题提能”的策略,从不同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细致研讨。
语文组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命题聚焦思维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需要有相当程度的阅读积累和思维深度、广度。一些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创新性解答,给学生留足了思考和答题的空间。可见,大量训练和归纳出的所谓答题模板,在高考中难有施展空间。这再次印证了高考说明上强调的“坚持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与情境载体串联线”三线合一,让学生感悟历史与现实,运用语言文字,学会沟通,善于表达。
激发问题意识,培养逻辑思维
厚植以爱国主义、中国梦为核心的家国情怀
衔接教学,促进课堂提质高效
注重综合分析,发展辩证思维
关注阅读情境,引导文本分析
树立大“语文”,考察广“阅读”
数学组
2025年高考真题分析,一方面是对这一年高考复习备考的复盘,另一方面也给高一、高二的同学一些方向。
题目变简单了,但想考高分更难了!这就是今年高考数学让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试卷前半部分像“送分题”,1到5题连高二学生都能轻松答对;但到了压轴题,画风突变,连学霸都得皱眉思考。这种“前甜后苦”的设计,摆明了是要筛出真正会动脑的学生,不是死记硬背的刷题机器。
开场的单选题1到7题,考的都是课本里的基础概念,比如集合运算、向量计算、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只要上课认真听,这些分等于白送。第6题虽然套了个“帆船风速”的壳子,但扒开一看,考的其实是向量加减法——题目吓人,内核简单。
可别小瞧这些基础题!今年试卷40%都是这类题,就是逼着学生必须吃透课本。
中档题藏着“小心机”。多选题和填空题开始上难度了。第9题考正三棱柱的性质,属于“知道就得分,不知道干瞪眼”;第10题用抛物线挖坑,计算量突然加大,专门卡住半懂不懂的学生;最绝的是第14题,概率统计题看着短小精悍,实际要分类讨论五六种情况,稍不留神就掉坑。
这些题就像“温和的陷阱”:知识点还是课本里的,但考法更灵活了。比如第8题比较函数大小,不用复杂计算,画个图就能看出谁增长快——考的就是数学直觉。
压轴题:专为“真学霸”定制。解答题才是试卷的“王炸区”:
压轴题设计得很“狡猾”:知识点不超纲,但要求用基础工具解决复杂问题。就像给你一把锤子,却要你造出火箭——锤子谁都有,能造火箭的才是真本事。
英语组
2025年新课标Ⅰ卷的命题理念和内容创新,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主题引领,关注现实: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贯穿课堂,结合教材与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个人成长,提升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意识。
多元选材,拓展视野:选用兼具中外视角、贴近时代的素材,如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理解中国方案,培养全球视野和文化自信。
文体融合,提升表达:注重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多种文体的教学,丰富阅读与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表达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素养导向,能力培养:强化信息获取、批判思维、创新表达和跨文化沟通等核心素养,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
语言积累,注重实践:系统讲解词汇构词法和地道表达,结合真实语境训练语言运用,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任务,提升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
物理组
难度与命题趋势
难度梯度
前5题难度较低(如惯性、折射等基础题),6-10题中等难度(如动量守恒、带电粒子的运动)。
命题趋势
基础为核:减少二级结论依赖,强化对基本概念(如惯性、能量守恒)的理解。
情境融合:约30%题目设置生活或科技情境(如无人机、细胞仪),需快速提取物理模型。
计算强化:解答题中数学运算占比提升,如第15题需联立方程求解漂移速度,考验代数与几何能力。
教学建议
夯实基础:重视核心模型
(如动量守恒、带电粒子运动)的推导过程,避免死记硬背。
强化计算:通过复杂运动分析、误差计算等专题训练提升数学工具应用能力。
情境训练:结合科技热点
(如光学防抖、细胞仪)设计模拟题,培养信息提取与模型转化能力。
总结:2025年河南卷物理试题延续了"稳中有新"的特点,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通过情景延续稳中有新的特点,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通过情境创新与计算强化提升选拔区分度,为后续教学指明了方向。
化学组
2025年河南高考化学试卷难度保持稳定且稍有提升。从近年情况看,2024年试卷难度适中,题型新颖且贴近生活,注重基础、创新与应用的结合;2022年难度略有下降,结构稳定,聚焦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2021年难度适中,考查方式常规,突出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2020年试卷整体难度平稳,重视基础知识和实验设计。高考化学试卷难度受考生知识掌握程度、擅长题型以及临场发挥等因素影响。
备考建议如下:
筑牢基础,强化细节:针对化学实验操作、化学用语规范等容易失分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强化。
专项训练,把握高频:针对高频送分题型开展专项训练。
合理规划,优化时间:在考场中合理分配时间,优先确保基础分占比超65%的题型得分。同时,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保持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语言表达精炼,逻辑清晰,避免因书写潦草、答案不规范等原因造成失分。
生物组
2025年河南高考生物试题的启示表明,教学需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通过深化基础、强化实验、融入本土、规范表达、优化备考,构建“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师应立足教材,紧扣高考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生物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具有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政治组
通过学生回忆版,可知本次高考政治试题与2025年适应性测试思想政治学科试卷结构基本一致。其中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3分,共45分,非选择题4题6小问,共55分。除了必修一未涉及主观题,其余六本书均有涉及。从各模块占比来看与各模块学分占比保持高度一致。
在“三新”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考查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在设计新颖的情境下,运用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经由思维活动而不是回忆学科知识去解决专业的学科问题。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应该摒弃模式化、套路化答题方式,重视学科素养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升,学会培养探究与建构能力。
历史组
2025年高考历史河南卷试题由河南省自主命制。试题遵循了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对标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延续“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理念,体现平稳过渡与学科坚守。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试题既体现了家国情怀,又体现了全球视野。
高考历史河南卷旨在推动考生由“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从而培养独立思想、理性分析、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新一代。
地理组
2025年河南地理高考试题尚未公布,结合2025年高考地理浙江1月卷、上海卷、江苏卷、河北卷、山东卷、黑吉辽蒙卷、陕晋宁青卷,进行认真研做和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学科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真实问题情境为载体,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备考的启示有以下几方面:
遵循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提升探究方法与技能,强化图表分析与信息处理能力
引导学生加强知识联系,促进思维深化
此次教研活动搭建了教师思维碰撞、经验共享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师对高考命题的精准把握。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教学研究,为高一高二年级复习备考指明方向,助力学校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编辑:窦文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上一篇:书香浸润童心 经典照亮考场 南召县新世纪小学期末必考书目阅读考试圆满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