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卢兴 张椿梽)教育的未来,不在远方,就在此刻——当AI与课堂相拥,知识便有了穿越时空的生命力。为探索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解锁智慧教育新形态,6月11日,石门乡中心校在石门乡中开展“AI赋能课堂教学示范课”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石门乡中心校全体成员、石门乡中各学科老师、部分小学教师代表。
在本次AI教学示范课上,三位青年教师崔民君、王明禹和孙燚各展风采。她们紧扣学科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人工智能软件,以创新技术重构课堂场景,为教学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鲜活范例。
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八年级崔民君老师
崔民君老师的语文课,在情境创设上,借助AI生成图像和视频,将丽江的雪山、古城、黑龙潭等美景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仿佛置身于丽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文本分析上,运用AI工具辅助学生分析丽江美景,AI能够清晰梳理出一滴水从玉龙雪山顶到金沙江的完整旅行脉络并写成一首诗,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在互动环节上,设计了AI写诗与学生比赛的互动,学生通过AI生成的诗提炼主旨情感,突破了抽象情感理解的难点。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积极提问,课堂氛围活跃,实现了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的转变。
英语《Unit12 Better Together》——七年级王明禹老师
王明禹老师的课堂满足个性化学习要求,AI智能练习平台能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动态调整难度,针对易错点(如“happy→happily”的拼写规则)推送专项训练,实现精准辅导。通过Deepseek+即梦+Suno大模型实现把形容词变副词规则改编成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响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王老师的整个课堂融合AI情景视频,强化副词在真实语境中的应用。AI技术使英语语法复习更高效、有趣,体现了智慧教育的优势。
数学《复习尺规作图》——七年级孙燚老师
孙燚老师利用AI语音合成技术模拟数学家笛卡尔虚拟形象,完成知识讲解,课堂讲解时间减少30%,教师可聚焦个性化指导。课堂上,利用AI数字人带领学生复习巩固尺规作图后,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巩固练习环节,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练习和讲解,让学生现场应用,聚焦实践指导。数字人技术通过角色切换与场景优化设计,让线上课堂焕发新生,能够在课堂上推送趣味视频,同时支持个性化定制虚拟形象和声音适配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偏好,激发学习兴趣。技术层面则结合了几何画板,通过动画展示向学生呈现了尺规作图的过程。整个教学环节,利用Seewo白板,通过手机掌控、错题呈现、共享屏幕等,大大提升了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石门乡中心校冀钦斌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智能课堂的有效实践,同时对石门乡教师在“AI赋能教育”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期望,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本次“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展示活动,是石门乡中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无限潜力。相信在学校的不懈努力下,未来的教育图景将愈发绚丽,智能课堂的创新实践也将不断突破。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