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枣园镇:集体经济与返乡青年的“双向奔赴”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镇平县枣园镇:集体经济与返乡青年的“双向奔赴”
作者:  李晓宁

   南阳网讯(通讯员:李晓宁)闲置的老村部厂房里,缝纫机奏响欢快的节奏。村民王大姐熟练地操作着机器,脸上挂着舒心的笑容:“搁家边就能上班,顾老顾小两不误,每月稳稳当当拿工资,心里踏实!”

  这份“家门口的踏实”,源于蒋刘洼村集体与返乡青年的一次精准“牵手”。2018年,面对村庄发展需求和外出务工青年的创业热情,村集体积极行动,将目光投向闲置资源——老旧村部。经过多方协调动员,成功吸引在外积累经验的青年返乡,创立了东飞梦袜厂。

  村集体没有止步于口头号召,而是拿出了实打实的支持。第一步,盘活沉睡资产:将老村部房屋评估作价,以固定资产形式入股袜厂,不仅解决了企业初创期的场地难题,更直接为村集体带来每年3万元的稳定租金收益。

  第二步,注入发展动能:看到袜厂的良好发展势头和对村民就业的带动作用,村集体于2019年果断决策,从集体经济积累中拿出25万元资金,以股金形式注入企业。这次注资并非“大水漫灌”,而是签订了明确的保障协议——确保村集体年分红收益不低于3万元,既为村集体资金安全加上了“保险锁”,也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流动资金。

  有了村集体提供的坚实平台和启动资金,东飞梦袜厂迅速发展壮大。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把握,企业成功对接义乌成熟的外贸产业链,开发出40多个品种的袜制品,销路畅通国内外。而最大的“附加值”,则是为蒋刘洼村及周边创造了60余个稳定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主要吸纳了村里的留守妇女、部分年龄偏大的劳动力等“剩余劳动力”,让他们实现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业梦想。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村集体把‘家底’和信任都托付给我们,我们更要干出个样子,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袜厂负责人杨梦丽道出了心声。村集体以资产和资金入股,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壮大了集体经济,更关键的是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了宝贵的启动支持和风险缓冲,营造了“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创业环境。

  而企业的发展,则直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60多个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村庄的活力在织机的律动中日益增强。这种村集体提供平台与保障、返乡青年施展才干、村民实现就近就业的“三方共赢”模式,在枣园镇的土地上开枝散叶,结出了甜美的果实。一双双袜子,织出了村民的增收路,也织密了乡村振兴的幸福网。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