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赵颖)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25年6月9日,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第十期专业书籍研学活动。研学活动围绕陈大伟老师《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上篇主题九、十、十一、十二章内容,在全体教师前期自主学习、自学心得梳理的基础上进修集中研修。
本期研学活动由教务科和工会共同承担,教务科副主任、名师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赵娟老师主持,设有领读引导、悟学分享、研学答疑、领导总结四个环节。旨在引导教师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拓宽教育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教务科副主任、开放办负责人王邦举老师首先对四个章节的内容做了导航性领读,从观课议课的主要实践路径、基于教育假设的教师发展与教学改进、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与使用、怎样组织观课议课的个人和团队比赛四个方面提炼出核心观点,使大家对观课议课的本质和目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王老师指出,观课议课首先是教师的一种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实践主体可以用不同的实践路径和方式,可以从实践效果的角度来审视和调整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行为;为推进观课议课更好地落地,我们可以设计并运用观课议课记录表来推动,使实践效果更明显。
在悟学分享环节,王成恩老师首先《基于教育假设的教师发展与教学改进》为题和大家进行了主题十的分享交流。王老师认为教育活动充满不确定性,而教育假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通过个人经验、同事分享、专业阅读及学生反馈等作为假设的基础,我们要引导新的教学实践,旨在促进教师们理解并应用这些理念以提升教学质量。
接着,李娜老师以《从评判到赋能:观课议课量表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和大家进行了主题十一的分享交流。李老师认为观课议课量表,就是践行这一理念的载体;让我们以尊重为基石,以成就为方向,借量表之力,在教研路上彼此照亮,让每一次观课议课,都成为教师专业拔节的有力见证。
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研学答疑环节,老师们进行了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观课议课的行动路径与方法有什么?量表的使用方法与流程有什么?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流的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杨海燕老师说,我们要透过现象,发现并提炼问题,借助反思找到问题,用批判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发现问题;陈同兵老师说,在量表使用中,观课教师可描述课堂教学效果,使授课教师诚恳回应,让观课议课变成研究,结出果实,进行有改变、有建构的对话与交流。通过交流分享,教师们不仅加深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还从其他教师的经验中获得了启发,促进了教育教学理念的碰撞和融合。
活动最后,仵锋副校长为本期书籍研学活动作了精彩总结。仵校长首先对承办活动的每位老师表示了肯定,接着通过例举“教育假设”与“观课议课”二者的核心联结,来说明观课议课是揭示和更新教育假设的“手术刀”与“孵化器”,旨在揭示、检验和重构这些深层假设的专业学习活动。仵校长鼓励教师将所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
“专业书籍研学活动”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加强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专业成长和团队合作。通过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在阅读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将继续以“书籍研读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研修活动,不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