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初夏时节,一场场充满温情与文化底蕴的敬老孝亲活动在社旗县苗店镇敬老院持续开展。自4月中旬开始,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连续多天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烹饪美味佳肴,同时带来精彩纷呈的戏曲文化演出,以实际行动践行敬老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也为移风易俗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为敬老院老人包饺子。
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以往,敬老孝老的方式多局限于物质馈赠,或是在特定节日进行简单的慰问,形式较为单一,难以真正满足老人们的情感需求。而此次活动打破了传统敬老模式的局限,通过志愿服务队员们连续多天的陪伴与关怀,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切实的温暖。当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擀皮、调馅、包饺子,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盘盘饱满的饺子便呈现在眼前;精心熬制的丸子汤、鸡汤香气四溢,每一道菜肴都饱含着对老人的关爱。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老人们的味蕾,更让他们体会到了家的温馨。
为老人们洗脚。
除了美食,戏曲文化演出更是这一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经典的戏曲曲目轮番上演,演员们精湛的唱腔、生动的表演,让老人们沉浸其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通过戏曲演出,既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传统文化在敬老活动中得以传承和弘扬,实现了物质关怀与精神慰藉的双重结合。
开展戏曲文化演出活动。
这段时间孝老爱亲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摒弃了以往敬老活动中重形式、轻内容,重物质、轻精神的陈旧观念,倡导以更真诚、更贴心、更有文化内涵的方式关爱老人。这种新风尚不仅拉近了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敬老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它向社会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敬老不应只是一时的行动,而应成为一种持续的、常态化的关怀;移风易俗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对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是让传统美德以更贴合时代需求的方式得以传承。
移风易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据悉,社旗县苗店镇将持续开展孝老爱亲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吸引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移风易俗的行列中来,以实际行动践行敬老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让敬老新风尚在新时代蔚然成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通讯员 高权)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